中国南方晚古生代构造演化与盆地原型

被引:14
作者
李凤杰 [1 ,2 ]
郑荣才 [1 ,2 ]
周小进 [3 ]
赵俊兴 [2 ]
蒋斌 [2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3]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晚古生代; 中国南方; 陆块离散-聚合; 盆地原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晚古生代—中三叠世,中国南方在陆块间离散—聚合的不同构造运动体制下,分别在扬子陆块内部和边缘形成了不同的盆地原型及其演化序列。在扬子陆块的西南缘,主要形成裂谷—被动大陆边缘坳陷—弧后盆地的原型演化序列;扬子陆块南缘发育裂谷到台内坳陷再到裂谷原型演化序列;扬子陆块内部主要形成台内拗陷—裂谷的原型演化序列。古特提斯洋演化对晚古生代构造和盆地原型的演化起决定性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9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南方大地构造和海相油气地质.[M].马力[等]著;.地质出版社.2004,
[2]  
滇西陆内裂谷与造山作用.[M].何科昭等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6,
[3]   勉县—略阳带大地构造属性之探讨 [J].
冯益民 ;
曹宣铎 ;
张二朋 .
地质论评, 2004, (03) :295-303
[4]   青藏特提斯沉积地质演化 [J].
罗建宁 ;
王小龙 ;
李永铁 ;
朱忠发 ;
冯心涛 ;
谢渊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2, (01) :7-15
[5]   秦岭晋宁期的两条蛇绿岩带及其对秦岭—大别构造演化的制约 [J].
张传林 ;
董永观 ;
杨志华 .
地质学报, 2000, (04) :313-324
[6]   中国滇西南造山带变质岩的Sm-Nd和Rb-Sr同位素年代学 [J].
翟明国 ;
从柏林 ;
乔广生 ;
张儒瑗 .
岩石学报, 1990, (04) :1-11
[7]   西藏阿里喀喇昆仑南部的冈瓦纳——特提斯相石炭二叠系 [J].
梁定益 ;
聂泽同 ;
郭铁鹰 ;
张宜智 ;
许宝文 ;
王为平 .
地球科学, 1983, (01) :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