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秦岭麻池河乡和沙河湾花岗岩体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及Lu-Hf同位素组成

被引:17
作者
刘春花 [1 ,2 ]
吴才来 [1 ,2 ]
郜源红 [1 ,2 ]
雷敏 [1 ,2 ]
秦海鹏 [1 ,2 ]
李名则 [1 ,2 ]
机构
[1] 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花岗岩类; 锆石U-Pb定年; Lu-Hf同位素; 秦岭; 沙河湾; 麻池河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麻池河乡和沙河湾花岗岩体位于商丹断裂南侧。锆石的LA-ICP-MS U-Pb年代学分析表明,麻池河乡花岗岩岩浆结晶年龄为(490.8±2.9)Ma(加里东期早奥陶世);沙河湾石英二长岩岩浆结晶年龄分别为(240.6±1.5)228.2±1.5Ma(印支期中三叠世)。麻池河乡花岗岩锆石两阶段Hf模式年龄(tDM2)为759~1 096Ma。沙河湾石英二长岩tDM2为891~1 516Ma。麻池河乡花岗岩源岩为新元古代和中元古代亏损地幔物质。沙河湾石英二长岩的源岩主要为中元古代壳幔混合物质,还含有少量新元古代壳幔物质。晚寒武世—早奥陶世秦岭洋壳向北俯冲于北秦岭地块之下,俯冲的洋壳和上覆地幔相互作用产生的杂化熔液通过结晶分异形成麻池河乡花岗岩。沙河湾岩体经历了至少两期地质事件,时间跨度为(240.6±1.5)228.2±1.5Ma和214~197Ma。约250Ma勉略洋闭合之后,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在秦岭地区发生碰撞,导致扬子陆块俯冲至南秦岭地块之下并发生小规模的部分熔融形成早—中三叠世((240.6±1.5)228.2±1.5Ma)花岗岩类。约220Ma碰撞结束后,板片断离诱发软流圈物质上涌,同时俯冲陆壳开始折返,在地幔热和构造减压的条件下,俯冲陆壳及上覆岩石圈地幔发生广泛的部分熔融,形成不同程度具埃达克岩质地球化学特征的晚三叠世(214~197Ma)花岗岩类及伴生的镁铁质暗色包体。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56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51 条
  • [1] Correction of common lead in U–Pb analyses that do not report 204 Pb.[J].Tom Andersen.Chemical Geology.2002, 1
  • [2] Rapakivi granites and related rocks: an introduction.[J]..Precambrian Research.1999, 1
  • [3] 秦岭造山带蛇绿岩、花岗岩和碎屑沉积岩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M].张宗清著; 著.地质出版社.2006,
  • [4] 秦岭造山带与大陆动力学.[M].张国伟等著;.科学出版社.2001,
  • [5] 北秦岭变质地层同位素年代研究.[M].张宗清等著;.地质出版社.1994,
  • [6] 秦岭造山带东部花岗岩成因及其与造山带构造演化的关系.[D].雷敏.中国地质科学院.2010, 04
  • [7] 秦岭东江口和柞水花岗岩的矿物成分特征及其形成的温压条件
    刘春花
    吴才来
    雷敏
    秦海鹏
    李名则
    [J].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3, 32 (03) : 341 - 354
  • [8] 新疆拜城县波孜果尔A型花岗岩类矿物学特征及岩浆形成的温度条件
    刘春花
    尹京武
    吴才来
    蔡佳
    邵兴坤
    杨海涛
    郜源红
    雷敏
    徐海明
    王军
    [J].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2, 31 (04) : 589 - 602
  • [9] 秦岭晚中生代花岗岩时空分布、成因演变及构造意义
    王晓霞
    王涛
    齐秋菊
    李舢
    [J]. 岩石学报, 2011, 27 (06) : 1573 - 1593
  • [10] 南秦岭富钠长石岩石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
    李强
    [J].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1, 30 (02) : 199 -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