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净化氮磷污水的湿地水生植物筛选与组合

被引:49
作者
韩潇源 [1 ]
宋志文 [2 ]
李培英 [3 ]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
[2] 青岛理工大学
[3]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水生植物; 筛选; 组合; 氮; 磷; 净化效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03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采用人工配制污水为实验用水进行室内水培实验,研究10种人工湿地中常见水生植物对氨氮和总磷的同化吸收能力,筛选出净化效果好的植物,构建植物组合,以单一植物为对照,研究植物组合对于提高氨氮、总磷净化效果的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植物对氨氮、总磷的去除能力差别较大.千屈菜(Lythrumsalicaria)、菖蒲(Acoruscalamus)、美人蕉(Cannindica)、达香蒲(Typhadavidiana)对氨氮净化效果较好,初始浓度29.69mg/L、15d后,去除率96.6%、98.6%、87.7%、95.1%.美人蕉、凤眼莲(Eichhorniacrssipes)、千屈菜、石菖蒲(Acorustartarinowii)对TP净化效果较好,初始浓度4.44mg/L、15d后,去除率99.0%、54.6%、69.9%、36.7%.千屈菜与石菖蒲的组合能同时提高氨氮与总磷的净化效果;美人蕉与千屈菜的组合、菖蒲与美人蕉的组合、菖蒲与千屈菜的组合、美人蕉与石菖蒲的组合能提高总磷的净化效果.组合实验结果表明,适当的水生植物组合能提高氨氮与总磷的净化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741 / 74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菰和菖蒲在污水中的生长特性及其净化效果比较 [J].
周守标 ;
王春景 ;
杨海军 ;
王贵军 ;
王影 ;
李金花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7, (04) :454-457
[2]   不同植物湿地系统对高盐再生水的除氮能力比较 [J].
鞠瑾 ;
张志扬 ;
唐运平 ;
付春平 ;
张洪芬 .
中国给水排水, 2006, (19) :56-58
[3]   中国北部沿海高盐度地区人工湿地植物研究 [J].
郭焕晓 ;
马牧源 ;
孙红文 .
铁道工程学报, 2006, (09) :6-9
[4]   江苏新沂河河漫滩表面流人工湿地对污染河水的净化试验 [J].
吴建强 ;
黄沈发 ;
阮晓红 ;
丁玲 .
湖泊科学, 2006, (03) :238-242
[5]   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控制中的应用与发展 [J].
韩潇源 ;
毕继胜 ;
宋志文 .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05, (06) :88-91
[6]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工艺设计研究 [J].
赵桂瑜 ;
杨永兴 ;
杨长明 .
四川环境, 2005, (06) :24-27+35
[7]   潜流式人工湿地净化富营养化景观水体 [J].
严立 ;
刘志明 ;
陈建刚 ;
何圣兵 ;
吴德意 ;
孔海南 .
中国给水排水, 2005, (02) :11-13
[8]   人工湿地植物对观赏水中氮磷去除的贡献 [J].
蒋跃平 ;
葛滢 ;
岳春雷 ;
常杰 .
生态学报, 2004, (08) :1720-1725
[9]   潜流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应用 [J].
宋志文 ;
郭本华 ;
韩潇源 ;
曹军 .
工业用水与废水, 2003, (06) :5-8
[10]   人工湿地及其在我国小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J].
宋志文 ;
毕学军 ;
曹军 .
生态学杂志, 2003, (03) :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