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究竟为何遭遇反倾销——基于跨国跨行业数据的经验分析

被引:72
作者
王孝松 [1 ]
谢申祥 [2 ]
机构
[1] 南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
[2] 山东财政学院国际经贸学院
关键词
反倾销; 宏观经济因素; 报复能力; 非传统使用者; 关税减让;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09.12.004
中图分类号
F752.02 [贸易保护];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通过使用多年度、跨国、跨行业的混合数据进行经验分析,本文揭示出中国频繁遭受各国反倾销的共同原因。出口激增、人民币贬值是十分重要的宏观经济因素;反倾销的非传统使用者发起对华反倾销的可能性更大,确认倾销和损害的数量更多;一国反倾销的总体状况显著影响对华反倾销的案件数量和裁定结果;中国的总体反倾销报复能力对国外对华反倾销具有较强的遏制作用;各国的关税减让幅度越高,使用反倾销措施来替代关税、抑制中国商品进口的动机越强;各国加入FTA的数量对于发起对华反倾销诉讼的数量有一定影响,而与各国裁定对华反倾销案件时确认倾销和损害的数量无关。根据经验分析结果,本文为中国应对国外反倾销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被反倾销的实证分析 [J].
潘圆圆 .
经济科学, 2008, (05) :58-68
[2]   申诉者政治势力与美国对华反倾销的歧视性:美国对华反倾销裁定影响因素的经验分析 [J].
李坤望 ;
王孝松 .
世界经济, 2008, (06) :3-16
[3]   美国对中国反倾销的宏观决定因素及其影响效应 [J].
沈国兵 .
世界经济, 2007, (11) :11-23
[4]   经济影响、政治分歧与制度摩擦——美国对华贸易反倾销实证研究 [J].
谢建国 .
管理世界, 2006, (12) :8-17+171
[5]  
现代自由贸易[M]. 中信出版社 , (美)贾格迪什·巴格瓦蒂(JagdishBhagwati)著, 2003
[6]  
Macro Economic Determinants of Antidumping: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J] . Aradhna Aggarwal.World Development . 2004 (6)
[7]   Antidumping decisions and macroeconomic variables in the USA [J].
Mah, JS .
APPLIED ECONOMICS, 2000, 32 (13) :1701-1709
[8]  
AN ANALYSIS OF THE DECISION TO FILE, THE DUMPING ESTIMATES, AND THE OUTCOME OF ANTIDUMPING PETITIONS[J] . Faten Sabry.The International Trade Journal . 2000 (2)
[9]  
An analysis of ITC decisions in antidumping, countervailing duty and safeguard cases[J] . Robert E. Baldwin,Jeffrey W. Steagall.Weltwirtschaftliches Archiv . 1994 (2)
[10]  
Agency Discretion or Statutory Direction: Decision Making at the U. 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J] . Keith B. Anderson.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 199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