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法中“在先权利”条款的解释适用问题

被引:6
作者
应振芳
机构
[1]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在先权利; 损害; 解释适用; 教义学归类;
D O I
10.15984/j.cnki.1005-9512.2008.05.006
中图分类号
D923.43 [商标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解释商标法"在先权利"条款,关键在于明确该条的法律效果。该条款的解释适用问题,不仅涉及"在先权利"的范围界定问题,而且涉及"损害"的认定问题,后者常常被人忽视。在适用顺序上,大致而言,该条款与商标法其它条文构成类似于"普通法"和"特别法"的关系。理解该条款,最终要分析它在教义学上的归类,这就提醒我们要纠问该条款的立法目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2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商标法中在先权利的知识产权法解释 [J].
李扬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6, (05) :41-50
[3]   商标法在先权利保护的理论探讨 [J].
赵凤梅 ;
胡远明 .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3) :69-73
[5]   对合法在先权利的几点认识 [J].
吕志华 .
中华商标, 2003, (10) :47-47
[6]   商标与其他在先权利的冲突及解决程序 [J].
黄晖 .
工商行政管理, 2001, (23) :44-47
[7]   “在先权利”与工业产权──《武松打虎》案引起的法律思考 [J].
刘春田 .
中华商标, 1997, (04) :11-13
[8]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指南.[M].(奥地利)博登浩森(G.H.C.Bodenhausen)著;汤宗舜;段瑞林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9]  
民法解释学.[M].梁慧星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10]  
债法总论.[M].史尚宽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