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轴—辐理论的皖江城市带物流网络空间构建

被引:7
作者
苗恩标
赵春雨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轴—辐理论; 皖江城市带; 物流网络; 物流节点; 空间构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59.27 [地方物资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2 ; 0202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是两大重要国家级战略。首先对轴—辐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分析了轴—辐网络的结构及其优劣势。其次,设计了物流中心性指数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皖江城市带的9个地级城市进行物流节点等级划分,根据分析结果的总得分和区位特征确定合肥、芜湖、安庆3个一级物流节点,形成轴三角。分析了各级物流节点间的干线及支线物流通道,构建了皖江城市带轴—辐物流网络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238 / 24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武汉城市圈轴辐式物流网络体系研究 [J].
吴昊 .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0, 32 (10) :26-28
[2]   轴—辐式现代物流网络构建及实证分析 [J].
丁伟 ;
张亮 ;
李健 .
中国软科学, 2010, (08) :161-168
[3]   轴辐网络模型及其在交通地理学中的应用 [J].
吴旗韬 ;
张虹鸥 ;
陈凤桂 ;
叶玉瑶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06) :701-708
[4]   基于公路运输成本的长三角轴—辐物流网络的构建 [J].
徐建 ;
曹有挥 ;
孙伟 .
地理研究, 2009, 28 (04) :911-919
[5]   主成分分析法在区域轴-辐式快运网络枢纽节点城市布局中的应用研究 [J].
郭建华 .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09, 5 (03) :178-181
[6]   试论现代物流的地理学研究及发展趋势 [J].
王成金 .
人文地理, 2006, (06) :22-26
[7]   安徽沿江中心城镇“轴—辐”物流网络构建研究 [J].
潘坤友 ;
曹有挥 ;
曹卫东 ;
魏鸿雁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04) :421-426
[8]   轴-辐侍服理念下的中国航空网络模式构筑 [J].
金凤君 ;
王成金 .
地理研究, 2005, (05) :774-784
[9]  
综合运输网中的通道分析与系统配置研究.[D].李德刚.西南交通大学.2006, 04
[10]  
轴辐式物流网络设计的选址与路线优化研究.[M].翁克瑞; 著.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