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曲周县农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碳效率研究

被引:34
作者
尹钰莹 [1 ,2 ]
郝晋珉 [1 ,2 ]
牛灵安 [1 ,2 ]
陈丽 [1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国土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农田生态系统; 碳循环; 碳排放系数; 碳效率; 曲周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农田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具有突出地位,研究农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掌握地区碳收支情况,对挖掘农田多功能性、发展低碳农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制定农业生态补偿提供依据。本文综合分析农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并根据实际情况修正核算了碳排放系数,从碳输入、碳输出、固碳三个过程对曲周县农田生态系统碳源和碳汇以及碳效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曲周县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值为-3.30万t,当年可固定碳17.61万t。土壤呼吸、农用机械以及氮肥、磷肥的使用是造成碳排的主要因素。各乡镇农田生态系统碳源和碳汇情况有所差异,曲周镇等乡镇由于高投入低产出导致当年系统为碳源,而候村镇、河南疃镇等乡镇由于低投入、高产出导致当年系统为碳汇。曲周县农田生态系统虽整体表现为碳源,但仍具有较强的碳汇能力以及较高的碳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碳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918 / 92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11]  
土地利用变化和温室气体净排放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M].李克让主编;.气象出版社.2002,
[12]   新疆绿洲区秸秆燃烧污染物释放量及固碳减排潜力 [J].
杨乐 ;
邓辉 ;
李国学 ;
王琦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5, 34 (05) :988-993
[13]   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的研究进展 [J].
谢高地 ;
肖玉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 (06) :645-651
[14]   皖江城市带农作物碳储量动态变化研究 [J].
谷家川 ;
查良松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2, (12) :1507-1513
[15]   曲周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分析 [J].
白运兵 ;
徐相云 ;
宋荷芬 .
河北农业科学, 2012, 16 (11) :79-80+91
[16]   基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模式的人均粮食需求量研究 [J].
唐华俊 ;
李哲敏 .
中国农业科学, 2012, 45 (11) :2315-2327
[17]   长期施肥下红壤旱地土壤CO2排放及碳平衡特征 [J].
黄晶 ;
李冬初 ;
刘淑军 ;
刘宏斌 ;
王伯仁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2, 18 (03) :602-610
[18]   冀中南地区农田生物生产力与碳截获能力时空变化分析 [J].
胡乔利 ;
沈彦俊 ;
陈福军 ;
齐永青 ;
张玉翠 .
地理科学, 2012, 32 (02) :219-224
[19]   中国农田生态系统的碳足迹分析 [J].
段华平 ;
张悦 ;
赵建波 ;
卞新民 .
水土保持学报, 2011, 25 (05) :203-208
[20]   中国禾谷类大田作物收获指数和秸秆系数 [J].
谢光辉 ;
韩东倩 ;
王晓玉 ;
吕润海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1, 16 (01)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