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紫叶水稻的改良及其应用探讨

被引:15
作者
余显权
吴平理
赵福胜
金武宽
陈汉生
机构
[1] 贵州大学农学系
[2] 贵州大学农学系 贵阳
[3] 贵阳
关键词
隐性紫叶; 水稻; 标记; 不育系; 观赏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03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对水稻原始材料ParpteCknck进行了多年多代改良,育成综合性状优良、育性转换明显的隐性紫叶两用核不育系99H114紫S和一批农艺性状优良、株高适中、抗病性强、品质优良的隐性紫叶水稻株系。对隐性紫叶两系核不育系99H114紫S的应用前景与隐性紫叶株系的进一步利用进行了探讨,提出在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中,将隐性紫叶性状导入不育系,籍标记性状可在实验室或秧田期对假杂种作出有效的判别和剔除,以克服两系法杂交水稻不育系育性波动的障碍,用实验室或本地苗期鉴定代替杂交稻种子纯度的南繁鉴定,提高杂交水稻生产用种纯度;对结实良好、综合性状优良的紫叶株系,在旅游区进行合理布局,可作为观赏稻栽培。
引用
收藏
页码:3 / 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紫、绿叶稻与F1光合色素的差异及其产量的关系 [J].
余显权 ;
赵福胜 .
贵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物科学版), 2002, (01) :6-10
[2]   我国主要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类型的气候适应性 [J].
卢兴桂 ;
袁潜华 ;
姚克敏 ;
刘梅 .
中国水稻科学, 2001, (02) :2-8
[3]   紫叶稻与绿叶稻杂种F1产量优势分析 [J].
赵福胜 ;
余显权 .
种子, 2000, (03) :51-53
[4]   紫叶标记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中紫S的选育及其配组的杂种优势 [J].
曹立勇 ;
钱前 ;
朱旭东 ;
曾大力 ;
闵绍楷 ;
熊振民 .
作物学报, 1999, (01) :44-49
[5]   杂稻种子纯度海南种植鉴定中若干问题探讨 [J].
胡少奇 ;
李稳香 .
种子, 1998, (01) :57-58
[6]   以淡绿叶为标记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M2S的选育 [J].
董凤高,朱旭东,熊振民,程式华,孙宗修,闵绍楷 .
中国水稻科学, 1995, (02) :65-70
[7]   水稻不育系中杂株的来源及遗传分析 [J].
周天理 ;
郑秀萍 ;
陈金泉 ;
吴建镇 ;
张功宙 ;
黄琪玉 .
作物学报, 1992, (01) :9-16
[8]   杂交稻混杂原因的研究 [J].
周天理 ;
童学军 .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1986, (02) :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