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机灰色神经网络模型的空气污染指数预测

被引:20
作者
郎君
苏小红
周秀杰
机构
[1] 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 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3] 黑龙江哈尔滨
关键词
灰色预测; 神经网络; 有机灰色神经网络; 空气污染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N941.5 [灰色系统理论];
学科分类号
071101 ;
摘要
针对灰色预测对波动较强的序列只能预测大致变化趋势的缺陷,结合灰理论中的GM(1,1)、无偏GM(1,1)、非等时距GM(1,1)、pGM(1,1)和BP神经网络的特点,提出有机灰色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将一维序列通过三个灰色模型得到三组值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原始序列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出,训练得到最佳神经网络结构.以哈尔滨市近三年内空气污染指数为例,结合其变化规律,建立哈尔滨市月平均空气污染指数的有机灰色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拟合误差小,预测精度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598 / 1601+1704 +170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基于BP模型的大气污染预报方法的研究 [J].
王俭 ;
胡筱敏 ;
郑龙熙 ;
刘振山 .
环境科学研究, 2002, (05) :62-64
[2]   郑州市大气环境中的NO2污染与灰色预测 [J].
赵勇 ;
孙中党 ;
李有 ;
李小浩 .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2, (04) :38-41
[3]   灰色残差GM(1,1)模型在大气二氧化硫预测中的应用 [J].
蒋文伟 ;
管宇 ;
王祖良 ;
潘军辉 .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2, (02) :68-71
[4]   pGM(1,1)灰色预测模型及其应用 [J].
李大军 ;
孙旭红 ;
汤拥军 .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2002, (01) :40-43
[5]   灰色系统在大气环境中对TSP浓度的预测 [J].
贺忠志 ;
王雅敏 ;
张杰 .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01, (02) :97-98
[6]   安徽省宣州市大气环境质量的API评价 [J].
高俊枝 ;
程鹰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2) :166-168
[7]   不等时距的灰色模型GM(1,1)──建模方法及其在黄河河道长度预测中的应用 [J].
孙效功,杨作升,李学伦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1994, (S3) :45-50
[8]  
机器学习.[M].(美)TomM.Mitchell著;曾华军;张银奎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9]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刘思峰等著;.科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