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维权与维稳之间:中国劳动关系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5
作者
岳经纶
机构
[1] 中山大学中国行政管理研究中心/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关键词
劳动关系; 维稳; 维权; 劳动政策; 中国劳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6 [劳动关系]; D922.5 [劳动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030105 ;
摘要
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迫使中国劳动关系必须在极短的时期内完成发展与转型双重任务。中国劳动关系的"重叠演化"与压制型劳动体制所造成的不良劳动关系,是劳动维权抗争频发的根本原因。而劳工维权抗争与地方政府"维稳"理念相矛盾,则使中国劳动关系深陷困境。当下劳动关系存在着"政治上的国家主人与现实中的弱势群体"、"较先进的劳工立法与较恶劣的劳工处境"、"庞大的工会组织与软弱的维权能力"三大悖论。走出维权与维稳的困境,需要在观念上认识到劳动维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正常行为,在制度上完善劳工维权的制度保障,在法理上确认劳动者的双重身份,在政策上理顺就业政策与劳动政策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2]   维稳误区:异化与挑战 [J].
徐行 .
人民论坛, 2010, (27) :14-15
[3]   自我组织与遵纪守法:工人依法维权的集体行动策略 以上海SNS企业工人抗争为例 [J].
吴同 ;
文军 .
社会, 2010, 30 (05) :121-141
[4]   从“底线型”利益到“增长型”利益——农民工利益诉求的转变与劳资关系秩序 [J].
蔡禾 .
开放时代, 2010, (09) :37-45
[5]   “民工荒”现象:成因及政策涵义分析 [J].
蔡昉 .
开放导报, 2010, (02) :5-10
[6]   三方博弈中的中国劳动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关系的进展及问题研究 [J].
郭庆松 .
学术月刊, 2009, 41 (09) :69-77
[7]   国家、制度与工人阶级的形成——西方文献及其对中国劳工问题研究的意义 [J].
陈峰 .
社会学研究, 2009, 24 (05) :165-188+245
[8]   社会转型与工人阶级的再形成 [J].
沈原 .
社会学研究, 2006, (02) :13-36+243
[9]   当代西方劳动关系研究学派及其观点评述 [J].
程延园 .
教学与研究, 2003, (03) :57-62
[10]  
转型期的中国劳动问题与劳动政策.[M].岳经纶; 著.东方出版中心.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