烃源岩地质色层效应的模拟实验

被引:12
作者
陈中红
查明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关键词
排烃; 初次运移; 地质色层效应; 烃源岩; 模拟实验;
D O I
10.19700/j.0379-1726.2006.02.006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P593 [生物地球化学、气体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未混油或混油源岩样品在低温、加压条件下分别对纹层状泥岩、暗色块状泥岩及灰质块状泥岩样品进行排烃模拟实验,其中块状泥岩及灰质块状泥岩被研碎后混入同层原油,而纹层状泥岩不被研碎(也未混油),以保持其层理结构的完整性。实验结果显示,排烃过程造成轻烃相对富集,色谱图中主峰碳前移,正构烷烃分布及部分甾、萜烷参数值在排烃过程中产生明显变化,萜烷对运移的敏感性没有甾烷强。在排烃过程中纹层状泥岩与块状泥岩及灰质块状泥岩的地质色层效应有着显著的差异,相对而言,块状泥岩与块状灰质泥岩的排烃效率低,但排烃过程造成了它们出现较为明显的地质色层效应,而纹层状泥岩排烃效率高,但在排烃过程中地质色层效应不明显。分析认为源岩的物理结构是造成这种地质色层效应的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57 / 16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富集有机质”成烃作用再认识:以东营凹陷为例 [J].
张林晔 .
地球化学, 2005, (06) :81-87
[2]   东营凹陷富有机质烃源岩顺层微裂隙的发育与油气运移 [J].
刘庆 ;
张林晔 ;
沈忠民 ;
孔祥星 ;
王茹 .
地质论评, 2004, (06) :593-597+669
[3]   煤与泥岩排烃过程中甾、萜烷色层效应差异 [J].
戴卿林,郝石生,卢双舫,张爱云 .
地球化学, 1996, (04) :400-408
[4]   泥灰岩的生、排烃模拟实验研究 [J].
王兆云,程克明,张柏生,范璞 .
沉积学报, 1996, (01) :127-134
[5]   运移对生物标志物的影响 [J].
曾宪章 ;
刘淑珍 ;
马顺平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7, (01) :3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