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孔隙演化及其与残留烃量的关系:来自地质过程约束下模拟实验的证据

被引:42
作者
崔景伟 [1 ]
朱如凯 [1 ,2 ]
崔京钢 [1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提高采收率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页岩; 成岩物理模拟实验; 孔隙演化; 残留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加强页岩孔隙演化规律研究,特别是定量评价其与残留烃之间的关系对页岩油的勘探具有重要意义。采集鄂尔多斯盆地低成熟度湖相Ⅰ型富有机质页岩,通过地质条件约束(埋藏史、地层压力、地层水矿化度等)成岩物理模拟实验模拟页岩演化,利用压汞法、氮气吸附法和二氧化碳吸附法获得不同温压段页岩的比孔容、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结合氯仿沥青A抽提定量结果,确定孔隙演化规律及其与残留烃的关系。结果表明页岩大孔比孔容与残留烃含量先增加后减小,微孔和中孔的比孔容随着模拟实验温度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XRD分析显示黄铁矿含量控制大孔,有机质丰度和粘土含量控制微孔和中孔。微孔和中孔的比孔容增加为高—过成熟度阶段页岩气提供储集空间,大孔比孔容与残留烃含量变化一致,生油窗阶段大孔增加是页岩油的有利储集带。
引用
收藏
页码:730 / 73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页岩孔隙研究新进展 [J].
崔景伟 ;
邹才能 ;
朱如凯 ;
白斌 ;
吴松涛 ;
王拓 .
地球科学进展, 2012, 27 (12) :1319-1325
[2]   中国油气储层中纳米孔首次发现及其科学价值 [J].
邹才能 ;
朱如凯 ;
白斌 ;
杨智 ;
吴松涛 ;
苏玲 ;
董大忠 ;
李新景 .
岩石学报, 2011, 27 (06) :1857-1864
[3]  
非常规油气地质[M]. 地质出版社 , 邹才能, 2011
[4]  
Simple kinetic models of petroleum formation. Part I: oil and gas generation from kerogen[J] . Andrew S. Pepper,Peter J. Corvi.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 1995 (3)
[5]  
Micro-structuralstudies of gas shales. Sondergeld C H,Ambrose R J,Rai C S,et al. SPE Unconventional Gas Conference .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