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温榆河流域周边河岸带景观结构与土壤碳储量响应

被引:2
作者
孙荣凯
陈智慧
机构
[1] 北京农学院园林学院
关键词
河边带; 土壤有机碳; 空间分布; 植被类型;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6.13.066
中图分类号
S153.6 [土壤成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目的]研究北京温榆河流域周边河岸带景观结构与土壤碳储量响应,为岸边带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位于北京城郊区的温榆河昌平段为研究区,分别采集岸边带自然植被、半自然植被、人工植被3种植被类型0~20、20~40、40~60 cm的土层土样,研究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特征。[结果]0~20 cm土壤有机碳密度为1.842 0 kg/m2,20~40 cm为1.691 2 kg/m2,40~60 cm为1.460 2 kg/m2。自然植被0~20 cm土壤有机碳密度为2.326 4 kg/m2,20~40 cm为2.413 3 kg/m2,40~60 cm为1.377 4 kg/m2;半自然植被0~20 cm土壤有机碳密度为1.673 6 kg/m2,20~40 cm为1.545 1 kg/m2,40~60 cm为1.360 4 kg/m2;人工植被0~20 cm土壤有机碳密度为1.751 5 kg/m2,20~40 cm为1.430 6 kg/m2,40~60 cm为1.394 7 kg/m2。[结论]温榆河河岸带土壤0~60 cm的碳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呈垂直变化,各土层土壤碳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0~20、20~40、40~60 cm;各植被类型的土壤碳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自然植被、半自然植被、人工植被。
引用
收藏
页码:207 / 21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放牧强度对天山北坡草甸草原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J].
丁娓 ;
孙霞 ;
贾宏涛 ;
秦鹏 ;
贾阳阳 ;
金俊香 .
西南农业学报, 2014, (04) :1596-1600
[2]   关于美国河岸带土壤的研究综述 [J].
李新茂 ;
张东旭 .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07, (06) :11-13
[3]   河岸带生态系统退化机制及其恢复研究进展 [J].
黄凯 ;
郭怀成 ;
刘永 ;
郁亚娟 ;
周丰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6) :1373-1382
[4]   生态河岸带的概念及功能 [J].
夏继红 ;
严忠民 .
水利水电技术, 2006, (05) :14-17+24
[5]   基于1∶100万土壤数据库的中国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研究 [J].
于东升 ;
史学正 ;
孙维侠 ;
王洪杰 ;
刘庆花 ;
赵永存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2) :2279-2283
[6]   国内外城市河道生态型护岸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J].
夏继红 ;
严忠民 .
中国水土保持, 2004, (03) :24-25
[7]   近20年海南岛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 [J].
曹军 ;
张镱锂 ;
刘燕华 .
地理研究, 2002, (05) :551-560
[8]   土壤有机碳转化与迁移研究概况 [J].
张东辉 ;
施明恒 ;
金峰 ;
杨浩 .
土壤, 2000, (06) :305-309
[9]   开垦对农业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的影响 [J].
梁文举 ;
闻大中 ;
李维光 ;
关志欧 ;
刘怫翔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0, (04) :241-244
[10]   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J].
金峰 ;
杨浩 ;
赵其国 .
土壤, 2000, (01) :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