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河岸带生态系统退化机制及其恢复研究进展
被引:83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郭怀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刘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来源:
关键词:
河岸带生态系统;
退化机制;
生态恢复;
河岸带植被;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7.0231
中图分类号:
X171.4 [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恢复和重建自然和人为干扰导致的退化河岸带生态系统是目前恢复生态学、流域生态学等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河岸带生态系统的干扰表现在河流水文特征改变、河岸带直接干扰和流域尺度干扰3个方面,分别具有不同的影响机制.河流水文特征改变通过改变河岸土壤湿度、氧化还原电位、生物生存环境以及沉积物传输规律对河岸带生态系统产生影响;河岸带直接干扰通过人类活动及外来物种入侵而直接影响河岸带植被多样性;流域尺度干扰则主要表现在河道刷深、河道淤积、河岸带地下水位降低和河流冲刷过程改变等.河岸带生态恢复评价对象包括河岸带生态系统各要素,评价指标已从单一的生态指标转向综合性指标.河岸带生态恢复应在景观或者流域尺度上进行考虑,识别对其影响的生物和物理过程以及导致其退化的干扰因子,通过植被重建与水文调控来进行.扩展研究尺度和研究对象及采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将是今后相关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373 / 138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荒漠河岸植被的受损过程与受损机理分析
[J].
刘加珍
;
陈亚宁
;
李卫红
;
陈永金
.
地理学报,
2006, (09)
:946-956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卫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2]
外来植物成功入侵的生物学特征
[J].
史刚荣
;
马成仓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4)
:4727-4732

史刚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生物科学系

马成仓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生物科学系
[3]
黄河对沿岸缓冲带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以近代黄河三角洲段为例
[J].
郭笃发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4)
:757-760

郭笃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系山东济南
[4]
河岸带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夏继红
;
严忠民
;
蒋传丰
.
水科学进展,
2005, (03)
:345-348

夏继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

严忠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

蒋传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
[5]
用芦苇恢复受损河岸生态系统的工程化方法
[J].
杨海军
;
张化永
;
赵亚楠
;
封福记
;
于智勇
.
生态学杂志,
2005, (02)
:214-216

杨海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植被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张化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植被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赵亚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植被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封福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植被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于智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植被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6]
湖滨带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
[J].
颜昌宙
;
金相灿
;
赵景柱
;
叶春
;
王中琼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2)
:360-364

颜昌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生态环境创新基地,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生态环境创新基地,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生态环境创新基地北京,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生态环境创新基地,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金相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生态环境创新基地,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生态环境创新基地,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生态环境创新基地北京,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生态环境创新基地,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赵景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生态环境创新基地,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生态环境创新基地,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生态环境创新基地北京,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生态环境创新基地,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叶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生态环境创新基地,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生态环境创新基地,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生态环境创新基地北京,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生态环境创新基地,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王中琼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生态环境创新基地,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生态环境创新基地,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生态环境创新基地北京,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生态环境创新基地,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7]
长白山北坡河岸带群落植物区系分析
[J].
邓红兵
;
王青春
;
代力民
;
王庆礼
;
王绍先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9)
:1405-1410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青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西省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吉林省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北京,南昌,沈阳,沈阳,二道白河

代力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西省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吉林省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北京,南昌,沈阳,沈阳,二道白河

王庆礼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西省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吉林省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北京,南昌,沈阳,沈阳,二道白河

王绍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西省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吉林省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北京,南昌,沈阳,沈阳,二道白河
[8]
河岸带研究及其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
[J].
张建春
;
彭补拙
.
生态学报,
2003, (01)
:56-63

张建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彭补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9]
河岸带及其生态重建研究
[J].
张建春
;
彭补拙
.
地理研究,
2002, (03)
:373-383

张建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科学系

彭补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科学系
[10]
香溪河流域河岸带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格局
[J].
江明喜
;
邓红兵
;
唐涛
;
蔡庆华
.
生态学报,
2002, (05)
:629-635

江明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蔡庆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