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龙门山推覆构造特征及有利油气勘探区块预测

被引:43
作者
何鲤 [1 ]
刘莉萍 [1 ]
罗潇 [2 ]
吕志洲 [1 ]
王应容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西北矿区
关键词
构造特征; 大邑; 磁峰场断高; 鸭子河; 龙门山前缘; 川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川西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平面上可划分为3段,北段属印支期褶皱,中段属燕山期褶皱,南段属喜山期褶皱;纵向上可分为3层,下层为印支期原地系统,中层为燕山期推覆构造,上层为喜山期推覆和滑移叠加构造。龙门山构造带经过多期次构造运动,形变强烈,因此,封盖保存条件是成藏的关键因素。北段断层通天,目的层裸露;中段目的层裸露与掩盖参半;南段地表出露中下侏罗统红层,发育连续形变对破裂构造的封盖,目的层埋深适中,油气藏保存条件变好。据此认为龙门山南段的大邑、高家场—莲花山构造带是最有利地带,可以找到大、中型油气田;中段的磁丰场—亍子断褶带是有利地带,可望找到中、小型油气田;北段油气藏破坏,局部地段可能发现小型残余稠油藏。进而提出在山前隐蔽带首钻大邑、重上鸭子河、探索金马、聚源的部署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247 / 25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川西龙门山冲断系构造样式与前陆盆地演化 [J].
刘和甫 ;
梁慧社 ;
蔡立国 ;
沈飞 .
地质学报, 1994, (02) :101-118
[2]   煤成气与油型气的关系及物质平衡法生气量计算 [J].
李汶国 .
天然气工业, 1984, (02) :6-13+5
[3]   川西拗陷南段香溪群的天然气成藏模式及勘探目标 [J].
何鲤 ;
曾庆庸 ;
何军 ;
邱宗湉 ;
兰贵 .
天然气工业, 1992, (02) :13-19+7
[4]   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中段前缘构造浅析 [J].
曹伟 .
石油实验地质, 1994, (01) :35-42
[5]   论龙门山中段前缘油气成藏条件 [J].
罗啸泉,郭东晓,周文娅 .
岩相古地理, 1999, (02) :54-68
[6]   龙门山逆冲推覆作用的地层标识 [J].
李勇,曾允孚 ;
不详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 1995, (02) :1-10
[7]   龙门山逆冲推覆带构造特征及勘探潜力分析 [J].
杨克明 ;
朱彤 ;
何鲤 .
石油实验地质, 2003, (06) :685-693+700
[8]  
龙门山冲断带与川西前陆盆地的形成演化[M].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 刘树根著, 1993
[9]   中国大中型气田成藏的主控因素及勘探领域 [J].
王庭斌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5) :572-583+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