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中型气田成藏的主控因素及勘探领域

被引:43
作者
王庭斌
机构
[1]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富气坳陷; 保存条件; 主控因素; 勘探领域; 大中型气田;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2 [地质构造、油气藏(田)的形成];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研究大中型气田成藏的主控因素及勘探领域,对于中国天然气工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中国目前只在西部、中部、东部及近海4个含气区11个盆地有储量大于100×108m3的大中型气田[统计不包括南海南部含气(油)区及台湾省]。结合中国的地质条件,总结了中国大中型气田形成的10条主控因素,其中充足的生气量、较高生气强度的富气凹陷以及大区域良好的封闭保存条件是形成大中型气田诸多地质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地质因素。据天然气资源的探明程度,今后相当一段时间仍应以四川、鄂尔多斯、塔里木、莺琼、东海、柴达木、准噶尔以及松辽、渤海湾盆地深部为重点,并以中西部前陆盆地、中古生界碳酸盐岩气和煤成气、近海及东部含煤-含气(油)盆地及深部湖相泥岩气、具有二次生气及良好保存条件的中古生界煤系及碳酸盐岩系为重点勘探领域,并要重视广义生物气的勘探与研究工作。
引用
收藏
页码:572 / 583+589 +58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中国生物成因气的类型划分与研究方向 [J].
李先奇 ;
张水昌 ;
朱光有 ;
梁英波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4) :477-484
[2]   生物气研究新进展与勘探策略 [J].
张水昌 ;
赵文智 ;
李先奇 ;
黄海平 ;
苏爱国 ;
帅燕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4) :90-96
[3]   威远气田老井复查取得突破 [J].
马永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3) :360-360
[4]   塔中与塔河地区奥陶系岩溶储层形成条件的差异 [J].
闫相宾 ;
李铁军 ;
张涛 ;
李国蓉 ;
金晓辉 ;
马晓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2) :202-207
[5]   中国天然气资源与发展战略——香山科学会议第239次学术讨论会侧记 [J].
赵生才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2) :143-148
[6]   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储层白云石化成因模式 [J].
魏国齐 ;
杨威 ;
张林 ;
金惠 ;
吴世祥 ;
沈珏红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2) :162-166
[7]   南海北部边缘盆地生物气和亚生物气资源潜力与勘探前景分析 [J].
何家雄 ;
夏斌 ;
张启明 ;
张树林 ;
刘宝明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2) :167-174
[8]   中国天然气工业发展趋势和天然气地学理论重要进展 [J].
戴金星 ;
秦胜飞 ;
陶士振 ;
朱光有 ;
米敬奎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2) :127-142
[9]   中国天然气资源研究 [J].
李景明 ;
李剑 ;
谢增业 ;
刘人和 ;
王红岩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2) :15-18
[10]   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天然气富集成藏特征及勘探前景 [J].
谢增业 ;
田世澄 ;
单秀琴 ;
杨威 ;
李剑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2) :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