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年限对水稻土有机碳分布和腐殖质结构特征的影响

被引:24
作者
慈恩 [1 ]
杨林章 [1 ]
程月琴 [1 ]
施林林 [2 ]
殷士学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耕作年限; 水稻土; 有机碳; 有机无机复合体; 红外光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分析比较了浙江慈溪耕作年限为50、100、500、700、1 000、2 000 a的水稻土剖面和不同粒级复合体中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并利用红外光谱技术,探讨了长期耕作对水稻土腐殖质结构和功能基团的影响。结果表明,耕作年限在50~2 000 a范围内,稻田耕作表层有机碳含量受耕作年限影响不大,随着耕作年限的增加,约30~60 cm深度土层中有机碳含量有升高趋势。稻田土壤0~40 cm土层和40~80 cm土层有机碳储量变化幅度(Δ)随着耕作年限的增加逐渐下降,表明早期开垦的水稻土仍有很大的固碳潜力。100、500、1 000a水稻土耕作表层中,<2μm复合体的有机碳含量受耕作年限影响不大;随着耕作年限延长,<2μm复合体有机碳分配系数不断增大,10~50μm复合体有机碳分配系数则呈下降趋势。100、500、700 a水稻土胡敏酸的芳化度随耕作年限增加有所提高,500和700 a水稻土胡敏酸的脂肪族-CH2-、-CH3基团含量要高于100 a水稻土,胡敏酸的聚合程度基本上不受耕作年限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950 / 95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施用化肥对土壤腐殖质结构特征的影响 [J].
张奇春 ;
王光火 .
土壤学报, 2006, (04) :617-623
[2]   近20年来中国大陆农田表土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趋势 [J].
黄耀 ;
孙文娟 .
科学通报 , 2006, (07) :750-763
[3]   中国水稻土碳循环研究进展 [J].
许信旺 ;
潘根兴 .
生态环境, 2005, (06) :961-966
[4]   长期定位试验条件下红壤性水稻土有机质的变化 [J].
黄运湘 ;
王改兰 ;
冯跃华 ;
张杨珠 ;
段建南 .
土壤通报, 2005, (02) :181-184
[5]   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壤性水稻土微团聚体有机碳汇的影响 [J].
袁颖红 ;
李辉信 ;
黄欠如 ;
胡锋 ;
潘根兴 .
生态学报, 2004, (12) :2961-2966
[6]   耕作对黄土高原和北美大草原三种典型农业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J].
武天云 ;
Jeff J.Schoenau ;
李凤民 ;
钱佩源 ;
Sukhadev S.Malhi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2) :2213-2218
[7]   红壤稻田土壤有机质的积累过程特征分析 [J].
李忠佩 ;
张桃林 ;
陈碧云 ;
尹瑞龄 ;
施亚琴 .
土壤学报, 2003, (03) :344-352
[8]   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的统计研究 [J].
金峰 ;
杨浩 ;
蔡祖聪 ;
赵其国 .
土壤学报, 2001, (04) :522-528
[9]   盐渍土熟化过程中腐殖质特性的研究 [J].
牛灵安 ;
郝晋珉 ;
李吉进 .
土壤学报, 2001, (01) :114-122
[10]   长期施用不同有机肥对土壤各粒级复合体中C、N、P含量与分配的影响 [J].
徐阳春 ;
沈其荣 .
中国农业科学, 2000, (05) :6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