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院专家陪审机制的实践完善

被引:5
作者
张绍忠
机构
[1]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
关键词
专家陪审员; 专业知识; 诉讼地位; 实用价值;
D O I
10.13624/j.cnki.jgupss.2014.01.015
中图分类号
D926.2 [法院];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前,运用于司法审判领域的专门知识逐渐增多。法官作为案件事实的裁判者,本应仔细审核各种专业事实及鉴定意见的证据能力与证明力。然而,现实的情况是作为外行的法官往往难以对其有效判断。为了对该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国内部分法院进行了探索,邀请各个专业领域的专家作为陪审员参与审判。然而,专家陪审员虽可弥补法官在科技知识方面的不足,但也面临一些困境。例如,专家陪审的法律依据比较模糊;小众的专家与陪审的大众民主性存在冲突;专家的任职选任、参评评议及回避责任等规定不统一。因此,有必要对专家陪审员这一创新机制进行合理制定与完善。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社会转型背景下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路径探析 [J].
廖永安 ;
刘方勇 .
中国法学, 2012, (03) :147-159
[2]   司法场域中的非职业法官——一个初步的比较法社会学分析 [J].
彭小龙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1, 17 (04) :61-73
[3]   中国法庭审判中的专家陪审员制度研究 [J].
陈如超 ;
马兵 .
湖南社会科学, 2011, (02) :106-109
[4]   “陪而不审”之我见 法学教授陪审员的视角 [J].
李玉华 .
法律适用, 2010, (07) :93-94
[5]   知识产权案件专业技术问题解决路径探讨——以“三人技术组、五人合议庭”审判模式为例 [J].
周晓冰 ;
张玲玲 .
电子知识产权, 2009, (12) :7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