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ritic-Cloud模型的东江干流水质评价

被引:6
作者
白晓燕
赖成光
陈晓宏
于海霞
吴孝情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
关键词
水质评价; 云模型; Critic权; 东江干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将云模型引入到水质评价研究中,选用CODMn、NH3-N和TP等9个指标构建云模型的特征数,利用Critic法推求各因子客观权重后采取最大确定度来判定水质的综合评价等级,对2004—2010年东江干流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选取东岸断面评价结果与由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云模型的东江干流水质综合评价多为ⅠⅡ级,这与实际水质相符,同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结果吻合程度为96.6%,表明基于云模型的地表水体水质评价方法合理可行,且能更为直观的表述水质评价中的模糊性和随机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1+59 +5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双向认知计算的p阶正态云模型递归定义及分析 [J].
王国胤 ;
许昌林 ;
张清华 ;
王晓蓉 .
计算机学报, 2013, 36 (11) :2316-2329
[2]   基于粗糙集和云模型的彩色图像分割方法 [J].
姚红 ;
王国胤 ;
张清华 .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13, 34 (11) :2615-2620
[3]   基于云模型的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评价方法 [J].
丁昊 ;
王栋 .
环境科学学报, 2013, 33 (01) :251-257
[4]   基于熵权的洪灾风险空间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J].
王兆礼 ;
赖成光 ;
陈晓宏 .
水力发电学报, 2012, 31 (05) :35-40
[5]  
A Method for Trust Management in Cloud Computing: Data Coloring by Cloud Watermarking[J]. Yu-Chao Liu 1, 2 Yu-Tao Ma 2, 3 Hai-Su Zhang 4 De-Yi Li 1 Gui-Sheng Chen 2 1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PRC 2 Institute of Electronic System Engineering, Beijing 100141, PRC 3 State Key Lab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PRC 4 School of Command Automation, PL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210007, PRC.Internat
[6]   基于熵权的模糊物元模型在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J].
张先起 ;
梁川 .
水利学报, 2005, (09) :1057-1061
[8]   正态云模型的统计分析 [J].
刘常昱 ;
李德毅 ;
杜鹢 ;
韩旭 .
信息与控制, 2005, (02) :236-239+248
[9]   论正态云模型的普适性 [J].
李德毅 ;
刘常昱 .
中国工程科学, 2004, (08) :28-34
[10]   隶属云和隶属云发生器 [J].
李德毅,孟海军,史雪梅 .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1995, (06) :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