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油田中下奥陶统岩溶缝洞方解石碳、氧、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40
作者
刘存革 [1 ]
李国蓉 [2 ]
朱传玲 [3 ]
刘国勇 [4 ]
卢宇峰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2]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石化西北分公司
[4] 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分公司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塔河油田; 中下奥陶统; 古岩溶; 碳氧同位素; 锶同位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探讨塔河油田中下奥陶统古岩溶产物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评价不同期次古岩溶作用的影响区域,系统分析了中下奥陶统岩溶缝洞方解石的碳、氧、锶同位素.不同产状的方解石碳、氧同位素具有明显的大气水岩溶特征,早期岩溶产物以富集13C和低87Sr/86Sr比值为特征,而海西早期岩溶产物以δ13C分布较宽和高87Sr/86Sr比值为特征,两者的δ18O值分布均较宽.桑塔木组覆盖区比北部地区富集13C,来自围岩的13C比重加大,另一个原因是早期岩溶产物的δ13C值较高;桑塔木组覆盖区岩溶产物具有高87Sr/86Sr比值特征,说明有壳源锶的注入,主要是受海西早期岩溶作用的影响,并且高87Sr/86Sr比值特征比北部地区低,其原因是来源于围岩的重溶锶比重加大.δ13C和87Sr/86Sr在区域上的变化,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表明海西早期岩溶对北部地区和桑塔木组覆盖区均有重要的影响,是塔河油田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的主岩溶期,也是其储层的主要形成时期.
引用
收藏
页码:377 / 38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塔中地区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Sr元素和Sr同位素特征 [J].
黄文辉 ;
杨敏 ;
于炳松 ;
樊太亮 ;
初广震 ;
万欢 ;
朱井泉 ;
吴仕强 ;
王旭 .
地球科学, 2006, (06) :839-845
[2]   塔里木地区早古生代海平面波动特征:来自地球化学及岩溶的证据 [J].
鲍志东 ;
金之钧 ;
孙龙德 ;
王招明 ;
王清华 ;
张清海 ;
时晓章 ;
李伟 ;
吴茂炳 ;
顾乔元 ;
武新民 ;
张宏伟 .
地质学报, 2006, (03) :366-373
[3]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加里东期古岩溶特征及其意义 [J].
俞仁连 .
石油实验地质, 2005, (05) :48-52+58
[4]   塔里木盆地早海西期多期次风化壳岩溶洞穴层 [J].
徐国强 ;
李国蓉 ;
刘树根 ;
武恒志 ;
田纳新 ;
李智武 .
地质学报, 2005, (04) :557-568
[5]   西藏南部晚白垩世厚壳蛤的锶同位素年龄标定 [J].
黄思静 ;
石和 ;
张萌 ;
武文慧 ;
沈立成 ;
黄成刚 .
地球科学, 2005, (04) :437-442
[6]   锶同位素在塔河古岩溶期次划分中的应用 [J].
张涛 ;
云露 ;
邬兴威 ;
叶德胜 .
石油实验地质, 2005, (03) :299-303
[7]   塔中、塔北古隆起形成演化及油气地质条件对比 [J].
徐国强 ;
刘树根 ;
李国蓉 ;
武恒志 ;
闫相宾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1) :114-119+129
[8]   塔里木盆地塔中45井区碳酸盐岩储层的深部流体改造作用 [J].
王嗣敏 ;
金之钧 ;
解启来 .
地质论评, 2004, (05) :543-547
[9]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大型隐蔽油藏成藏机理探讨 [J].
闫相宾 ;
张涛 .
地质论评, 2004, (04) :370-376
[10]   轮古西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储层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J].
刘小平 ;
吴欣松 ;
张祥忠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4) :69-7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