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体系区域基础的综合评价研究——以长江下游干流沿岸港口体系为例

被引:5
作者
曹卫东
曹有挥
李海建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2]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安徽芜湖
[3] 安徽芜湖
关键词
港口体系; 区域基础; 综合评价; 长江下游沿岸;
D O I
10.14182/j.cnki.1001-2443.2004.02.020
中图分类号
F552 [中国水路运输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82303 ; 1201 ; 0202 ;
摘要
以长江下游沿岸41个市县为基本地域单元,采用模糊分析方法,对长江下游沿岸港口体系的区域基础进行综合评价研究.最终结果表明:该港口体系的区域基础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差异,具体表现为:沿江少数大中城市的港口发展条件明显优于其它市县,南岸明显优于北岸,沪苏段明显优于安徽段.上述空间差异的成因机制是沿江各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类型、岸线资源、交通区位和城镇依托条件等因素的长期相互作用.笔者认为,目前长江下游沿岸各市县竞相争建大港,深水港和集装箱港明显有悖于港口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评价港口体系的区域基础是实现港口投资行为理性化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95 / 19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长江中下游岸线资源的特征及其开发利用 [J].
王传胜 ;
王开章 .
地理学报, 2002, (06) :693-700
[2]   长江沿岸港口体系空间结构研究 [J].
曹有挥 .
地理学报, 1999, (03) :43-50
[4]   长江沿岸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J].
杨桂山 .
地理科学, 1998, (06) :510-517
[5]   江苏省长江沿岸集装箱港口群体基本特征与战略方向 [J].
曹有挥 .
经济地理, 1998, (04) :81-84+32
[6]   海港地域组合及其区划的初步研究 [J].
陈航 .
地理学报, 1991, (04) :480-487
[7]  
现代港口经济学[M]. 人民交通出版社 , 邹俊善著, 1997
[8]  
安徽省国土资源遥感应用研究[M]. 地质出版社 , 安徽省计划委员会, 1996
[9]  
长江三角洲地区国土与区域规划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虞孝感等著,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