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小镇空间生产的理论框架及实践路径

被引:60
作者
司亮 [1 ]
王薇 [2 ]
机构
[1] 大连外国语大学体育教研部
[2] 辽宁警察学院警察训练系
关键词
空间的生产; 体育小镇; 城镇化; 空间实践; 资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80-05 [体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4 ; 0403 ;
摘要
在推进体育产业、建设健康中国、助力新型城镇化、促进脱贫攻坚的大形势下,建造和培育体育小镇成为社会发展的任务之一。体育小镇的地理特性构成了人类生活特有的空间,联系且影响着空间内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的实践活动。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空间的生产"理论对体育小镇空间生产的理论框架进行解析。针对当前我国体育小镇空间具体实践活动中凸显出来的差序结构、资本泡沫、社会建构、人文消费的困境,探讨体育小镇空间生产逻辑下的权力、资本、社会和文化的制约因素,最终提出我国体育小镇建设中政治上注重权力引导、经济上引入社会资本遵循资本循环逻辑、社会上构建互动关系网络、文化上促进空间人文消费的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技术·空间·资本·人——智慧城市的核心要素探究 [J].
王治东 ;
张琳 .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6, 38 (03) :99-104
[2]   从空间的资本属性谈当代城市设计的政策功能 [J].
徐晓燕 .
城市发展研究, 2015, 22 (12) :20-24+110
[3]  
“空间的生产”理论对体育场馆规划布局研究的启示[J]. 司亮.内蒙古体育科技. 2014 (01)
[4]   城市空间生产的嬗变——从空间生产到关系生产 [J].
刘珊 ;
吕拉昌 ;
黄茹 ;
林康子 .
城市发展研究, 2013, (09) :42-47
[5]   基于日常生活的消费空间生产:一个消费空间的文化研究框架 [J].
张敏 ;
熊帼 .
人文地理, 2013, 28 (02) :38-44
[6]   资本、权力与空间:“空间的生产”解析 [J].
殷洁 ;
罗小龙 .
人文地理, 2012, 27 (02) :12-16+11
[7]   从技术建构到社会建构: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抉择——基于空间生产的视角 [J].
庄友刚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33 (02) :60-66+191
[8]  
乡土中国[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费孝通, 2012
[9]  
空间生产[M]. 人民出版社 , 任平, 2007
[10]  
网络社会的崛起[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曼纽尔·卡斯特(ManuelCastells)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