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液负载模拟器多余力抑制的结构补偿控制

被引:23
作者
邵俊鹏
李建英
王仲文
韩桂华
机构
[1] 哈尔滨理工大学机械动力工程学院
关键词
电液负载模拟器; 控制模型; 被动加载; 结构补偿环节; 多余力;
D O I
10.15938/j.emc.2009.04.009
中图分类号
TM743 [模拟与仿真];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针对电液负载模拟器存在多余力,且多余力严重影响加载精确度的问题,同时为了提高加载系统的控制性能,介绍了电液负载模拟器的工作原理,对舵机系统、加载系统分别进行建模,建立整个电液负载模拟器系统的控制模型。设计了结构补偿环节,提出电液负载模拟器多余力抑制的控制方案,从理论上结构补偿环节可以实现对系统全部补偿和抑制多余力。对采用结构补偿环节前后的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结构补偿环节能使多余力大幅度减小,动态加载精确度明显提高,验证了控制方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引用
收藏
页码:586 / 59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基于Adaline神经网络的负载模拟器研究 [J].
王燕山 ;
李运华 ;
王益群 .
机床与液压, 2008, (03) :129-130+188
[2]   电液伺服加载的神经网络内部反馈控制 [J].
王新民 ;
刘卫国 .
航空学报, 2007, (03) :690-694
[3]   μ理论在电液负载模拟器中的应用 [J].
李阁强 ;
赵克定 ;
袁锐波 ;
张彪 .
航空学报, 2007, (01) :228-233
[4]   提高负载仿真台跟踪性能的方法 [J].
苏永清 ;
岳继光 ;
萧蕴诗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1) :114-117
[5]   轴系刚度对新型空气动力负载模拟器的影响 [J].
于慈远 ;
于湘珍 ;
刘庆和 .
航空学报, 2001, (02) :148-150
[6]   提高电液负载仿真台控制性能的动态补偿及仿真分析 [J].
苏东海 ;
刘庆和 ;
吴盛林 ;
吴迪 .
中国机械工程, 1999, (01) :23-25+4
[7]   带连通孔流量阀实现力伺服系统的实验研究 [J].
张立勋,孟庆鑫,王立权,王安敏,刘庆和 .
机床与液压, 1995, (04) :191-193+249
[8]  
液压控制系统[M]. 国防工业出版社 , 李洪人 主编, 1981
[9]  
被动式电液力控制系统的干扰抑制与渐进跟踪研究 .2 徐本洲. 哈尔滨工业大学 .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