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法》中的“共同犯罪”:“犯罪共同说”抑或“行为共同说”

被引:19
作者
陆诗忠
机构
[1] 烟台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犯罪共同说”; “行为共同说”; 个人责任原则; 共同犯罪;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行为共同说"所宣扬的较之于"犯罪共同说"的一系列"比较优势"不仅是无以立足的,而且司法实践中所出现的有关共同犯罪的疑难问题,运用"犯罪共同说"是同样能够迎刃而解的。在此意义上,我们大可不必有悖于司法实践中的通行理解与做法而去倡导所谓的"行为共同说"。如果真的以"行为共同说"作为认定共同犯罪成立与否的依据,还将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该风险大体上来自于两个方面:与相关的刑法理论存在着冲突、与我国的《刑法》规定存在着冲突。我国刑法中的"共同犯罪"体现的应当是"犯罪共同说"。
引用
收藏
页码:128 / 13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共同犯罪的认定方法 [J].
张明楷 .
法学研究, 2014, 36 (03) :3-25
[2]   共犯与正犯关系论 [J].
钱叶六 .
中外法学, 2013, 25 (04) :766-785
[3]   共同犯罪行为共同说的合理性及其应用 [J].
黎宏 .
法学, 2012, (11) :112-117
[4]   我国未规定共同正犯不是立法疏漏 [J].
陈洪兵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13 (01) :68-74+124
[5]   共同犯罪是违法形态 [J].
张明楷 .
人民检察, 2010, (13) :5-11
[6]   共犯本质论之我见——兼议行为共同说之提倡 [J].
阎二鹏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0, (01) :24-29
[7]  
共犯本质论:基于“个人责任”的反思性检讨.[J].阎二鹏;.刑法论丛.2009, 03
[8]   犯罪构成功能论 [J].
冯亚东 .
清华法学, 2007, (02) :54-64
[9]  
刑法总论.[M].陈子平;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0]  
刑法总论问题思考.[M].黎宏;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