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源性一氧化碳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与肺血管结构调节的研究

被引:5
作者
石云
杜军保
宫丽敏
张宝红
苗鸿才
汤秀英
唐朝枢
机构
[1]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图书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电镜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
关键词
一氧化碳; 低氧; 肺动脉高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63 [病理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104 ;
摘要
目的 研究内源性一氧化碳 (CO)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PH)和肺血管结构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1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氧组、低氧 +ZnPP组。均以右心导管法测定肺动脉压力 ;对肺组织进行弹力纤维染色 ,测定肌型动脉百分比 ,以及肺中、小动脉的相对中膜面积 (RMA)、厚度 (RMT)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 ,核酸原位杂交法检测肺动脉Ⅲ型前胶原 [Pro α1(Ⅲ )胶原 ]mRNA表达。结果 低氧组大鼠肺动脉压力明显高于对照组 ;低氧 +ZnPP组大鼠肺动脉压力明显高于低氧组 (P <0 .0 1)。低氧大鼠肌型动脉百分比和肺中、小肌型动脉RMA及RMT均明显增高 ;ZnPP促使低氧大鼠上述肺血管结构重建指标增高更加显著 (P均 <0 .0 1)。低氧大鼠肺动脉Ⅰ、Ⅲ型胶原蛋白及Pro α1(Ⅲ )胶原mRNA表达均显著增高 ,ZnPP促使低氧大鼠肺动脉Ⅰ、Ⅲ型胶原蛋白及Pro α1(Ⅲ )胶原mRNA表达更加明显 (P均 <0 .0 1)。结论 内源性CO在缺氧性PH和肺血管结构重建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其机制至少部分与CO对低氧大鼠肺动脉胶原蛋白合成的调节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81 / 28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L-精氨酸对缺氧大鼠肺动脉胶原含量的影响 [J].
马占敏 ;
刘秀兰 ;
杜军保 ;
郭志良 .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0, (03) :135-137
[2]  
Heme Oxygenase-1: function, regulation, and implication of a novel stress-inducible protein in oxidant-induced lung injury. Choi AMK,Alam J. Am J Respir Cell Mol Biol . 1996
[3]  
Expression of matrix-degrading enzymes in pulmonary vascular remodeling in the rat. Thakker-Varia S,Tozzi CA,Poiani GJ,et al.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 1998
[4]  
Carbon monoxide controls the proliferation of hypoxic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Morita T,Mitsialis SA,Koike H,et 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 1997
[5]  
缺氧性肺动脉高压[M].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 杜军保主编, 1994
[6]   内源性一氧化碳/血红素氧合酶体系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 [J].
石云 ;
杜军保 ;
曾超美 ;
唐朝枢 .
中华儿科杂志, 2002, (04) :41-45
[7]   内源性一氧化碳对培养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调节 [J].
田宏 ;
杜军保 ;
赵卫红 ;
唐朝枢 .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1, (06) :383-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