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国的敌人还是盟国?——古代朝鲜半岛国家“两面结盟”之谜

被引:20
作者
曹玮 [1 ]
杨原 [2 ]
机构
[1]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
[2]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关键词
大国共治; 联盟形成; 两端外交; 两面结盟; 两面下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31.2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一个国家与两个彼此敌对的国家同时结盟,这种情形即使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也是令人难以想象的。然而在古代东亚,高丽和朝鲜这两个朝鲜半岛国家却都曾与当时体系内相互对峙的头号和二号强国同时结盟。针对这一困惑,文章从需求和供给的角度给出了小国与两个彼此竞争的大国同时结盟的一般机制。首先,小国必须至少有两种不可或缺且仅靠自身无法满足的需求,而两个大国(主观或客观上)分别只能满足其中的一种。其次,两个大国之间必须处于一种互有顾忌、彼此均无必胜对方把握的僵持状态。作为古代东亚朝贡体系核心成员的高丽和朝鲜,除了生存需求有赖大国的保护外,其政权的合法性也完全来源于中原汉族王朝对其的承认和册封。当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崛起成为体系强国后,为高丽和朝鲜提供生存安全和政权安全保障的大国就出现了分离。随着两个大国形成战略僵持,"两面结盟"就随之产生了。"两面结盟"现象的存在,体现了国家互动进程的多样性,为探究大国权力竞争更多可能的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启发。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87+157 +157-158
页数:41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   大国无战争、功能分异与两极体系下的大国共治 [J].
杨原 ;
曹玮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5, (08) :29-65+156
[2]   联盟的起源:理性主义研究新进展 [J].
宋伟 .
国际安全研究, 2013, 31 (06) :3-23+150
[3]   联盟形成理论:评估及对中国的政策启示 [J].
周建仁 .
当代亚太, 2012, (03) :39-63
[6]   国际安全合作中联盟概念的理论辨析 [J].
孙德刚 .
国际论坛, 2010, 12 (05) :52-58+80
[7]   解构朝贡体系 [J].
张锋 .
国际政治科学, 2010, (02) :33-62+4
[8]   中华朝贡体系:观念结构与功能 [J].
简军波 .
国际政治研究, 2009, 30 (01) :132-143
[9]   试论17世纪初的中韩交涉与东北亚国际格局 [J].
魏志江 .
社会科学战线, 2007, (05) :132-137
[10]   从周边视角来看朝贡关系——朝鲜王朝对朝贡体系的认识和利用 [J].
郑容和 .
国际政治研究, 2006, (01) :7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