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子对秦岭南坡中段松栎混交林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21
作者
吴昊
王得祥
黄青平
张义
宋彬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松栎混交林; 群丛; 物种多样性; 环境因子; 秦岭;
D O I
10.13207/j.cnki.jnwafu.2012.09.002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目的】研究秦岭南坡中段松栎混交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划分群丛类型,探讨环境因子与不同群丛类型植物多样性的关系。【方法】在陕西省秦岭南坡中段的火地塘和旬阳坝林区,选择松栎混交林群落集中分布地段设置24块样地,对乔木、灌木、草本和环境因子进行调查,并测定土壤理化指标。采用双向聚类分析法(TWINSPAN)划分群丛类型,采用α多样性指数测度不同群丛的物种多样性,对12个环境因子与各群丛的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atrick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等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利用TWINSPAN将研究区24块样地群落划分为8个群丛,其中以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锐齿栎(Quercus aliena var.accuteserra-ta)为主要建群种的群丛是该区分布最广的松栎混交类型。8个群丛之间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值差异较大,各群丛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与Patrick丰富度指数变化趋势大体一致,Simpson优势度指数变化趋势与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化趋势一致。群丛的Patrick丰富度指数与0~20cm土层土壤速效磷含量的指数回归达显著水平(P=0.026 6),与20~40cm和40~60cm土层土壤速效钾含量的二项式回归达显著水平(P=0.026 0,P=0.019 6);Pielou均匀度指数与20~40cm土层土壤速效氮含量的二项式回归达显著水平(P=0.045 9);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标准化坡向之间的直线回归达显著水平(P=0.038 4);Simpson优势度指数与所有环境因子无显著关系。【结论】坡向和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是导致秦岭南坡中段松栎混交林不同群丛之间物种多样性差异的主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5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21]   秦岭南坡锐齿栎林、松栎混交林几种土壤酶活性的初步研究 [J].
耿增超 ;
刘莉丽 ;
毕春侠 .
西北林学院学报, 1999, (01) :66-69
[22]   缙云山森林土壤速效氮、钾含量随植物群落演替变化趋势分析 [J].
陈晓德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1)
[23]   秦岭南坡锐齿栎林、松栎混交林林地土壤特性研究 [J].
党坤良 ;
雷瑞德 ;
张硕新 ;
谭芳林 .
西北林学院学报, 1996, (S1) :127-131
[24]   北京东灵山地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Ⅱ丰富度、均匀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 [J].
马克平,黄建辉,于顺利,陈灵芝 .
生态学报, 1995, (03) :268-277
[25]   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测度方法Ⅰα多样性的测度方法(上) [J].
马克平 .
生物多样性, 1994, (03) :162-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