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落后定义的演变及其启示

被引:8
作者
刘春玲
昝飞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系
[2] 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系 上海市
[3] 上海市
关键词
智力; 发育障碍; 综述文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99 [其他精神病];
学科分类号
100205 ;
摘要
回顾了美国智力落后学会关于“智力落后”定义第5~10版的演变,分析了定义中3个方面的变化:对智力功能低下的界定、对“发育阶段”的年龄界定以及对适应行为的诠释。特别提出自1992年(第9版)起,AAMR对适应行为进行了新的解释,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评价体系与评价标准,突出显示了其功能性的导向以及生态学的观点,强调能力、环境以及支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由过去的“缺陷模式”转为“支持模式”。2002年(第10版)的定义则保持了功能性和生态学的观点并加入了对于智力落后条件的多元化的理解以及改善的变化,提出了多重分类系统并存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最后,结合中国目前的状况,提出了关于智力落后定义、诊断、分类以及干预方面的不足与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530 / 531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弱智儿童的康复现状与分析 [J].
温煦 ;
魏勇 ;
王人卫 ;
陈佩杰 .
中国临床康复, 2003, (24) :3374-3375
[2]   大连市8048例儿童智力低下早期筛查报告 [J].
张丽姝 ;
明秀芬 ;
刘莹 .
中国临床康复, 2003, (15) :2226-2227
[3]   随班就读弱智学生学习适应情况的初步分析 [J].
刘春玲 ;
昝飞 ;
陈建军 .
现代康复, 2001, (23) :39-40
[4]  
特殊教育概论.[M].汤盛钦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5]  
中国残疾人手册.[M].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地震出版社编;.地震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