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离职跳槽到非制度化工资集体协商——当前农民工寻求工资待遇提高的新动向

被引:6
作者
甘满堂
赵丹
机构
[1] 福州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组团求职; 工厂赶工; 非制度化; 工资集体协商; 劳动权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52 [劳动合同法]; D412.6 [工会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0302 ;
摘要
农民工权利意识的觉醒,不再仅仅通过离职跳槽来寻求工资待遇的提高,还借助于非制度化工资集体协商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在打工精英的带领下,通过组团求职、组建帮工队、成立家庭作坊、组团承包企业生产线与生产车间等四种方式。帮工队与承包生产线与车间也被称为"厂内赶工",家庭作坊则被认为是"厂外赶工"。这四种方式的共同特征都是在农民工入职前或接受业务时,联合起来与资方进行工资协商,它有效地提高了农民工群体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议价能力,达到了工资每年都上涨的目标,维护了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在当前具有积极的社会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10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劳动关系报告.[M].常凯; 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2]  
制造同意.[M].(美) 布若威; 著.商务印书馆.2008,
[3]  
新型产业工人与中国工会.[M].韩福国等;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  
劳动关系.[M].程延园主编;宋湛等撰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5]  
工业化市场经济国家的集体谈判.[M].()温德姆勒(Windmuller;JohnP.)等著;何平等译;.中国劳动出版社.1994,
[6]   工厂外的赶工游戏——以珠三角地区的赶货生产为例 [J].
黄岩 .
社会学研究, 2012, 27 (04) :187-203+245
[7]   集体谈判的内部国家机制 以温岭羊毛衫行业工价集体谈判为例 [J].
闻效仪 .
社会, 2011, 31 (01) :112-130
[9]   低成本劳动力时代的终结 [J].
甘满堂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02) :147-151
[10]   全球化时代下劳资关系网络化与中国劳工团结——来自中国沿海地区的个案研究 [J].
岳经纶 ;
庄文嘉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01) :16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