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鼠荒地,改善草原生态环境

被引:22
作者
刘荣堂
黄淑娟
李海霞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甘肃兰州
[2] 不详
关键词
害鼠; 鼠荒地; 草场; 灭鼠;
D O I
10.13817/j.cnki.cyycp.2000.04.004
中图分类号
S812.6 [草原保护];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鼠荒地是害鼠破坏草原植被以后形成的次生裸地。在鼠荒地上 ,原生植被破坏率达80 %~ 90 % ,并滋生一、二年生杂草 ,植被稀疏 ,群落结构简化 ,植被盖度不及 10 % ,地上植物量为37.5~ 152 .5kg/hm2 。土壤侵蚀严重 ,地表形态支离破碎 ,并出现沙化特证 ,对周边草场构成沙尘暴和扬沙威胁。进一步对鼠荒地的发生与发展、鼠荒地的生态环境特征等问题作了深入论述 ,并针对鼠荒地提出了几项有效的改造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的挖掘活动及其种群数量统计方法的探讨 [J].
王权业 ;
樊乃昌 .
兽类学报, 1987, (04) :283-290
[2]   高寒草甸弃耕地内鼠类的数量配置及对植被演替的影响 [J].
肖云峰 ;
梁杰荣 ;
沙渠 .
兽类学报, 1982, (01) :73-80+126
[3]   木格滩地区中华鼢鼠的分布及其对草场植被的影响 [J].
萧运峰 ;
梁杰荣 ;
乐炎舟 ;
谢文忠 .
兽类学报, 1981, (01) :57-66
[4]  
青藏高原环境与发展概论.[M].洛桑·灵智多杰主编;.中国藏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