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42
作者
王铁固
赵新亮
马娟
张怀胜
陈士林
机构
[1] 河南科技学院生命科技学院
关键词
玉米; 密度; 产量; 回归分析;
D O I
10.16768/j.issn.1004-874x.2011.23.045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玉米品种M103为材料,设置5个种植密度试验,田间随机区组种植,4次重复。田间调查株高、穗位高、穗位角和空秆率,室内考种穗长、穗粗、行粒数、穗行数、虚尖长、千粒重和产量,分析了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的株高、穗位高、空秆率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而穗位角则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行粒数、穗长、穗粗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虚尖长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处理间差异也达显著水平;穗行数和千粒重则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均有所降低,但处理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种植密度和产量的回归方程为:Y=-501.03X2+3891.5X+2962.5,M103的最适种植密度为74 126.25株/hm2。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1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种植密度影响玉米产量及部分产量相关性状的研究 [J].
杨国虎 ;
李新 ;
王承莲 ;
罗湘宁 .
西北农业学报, 2006, (05) :57-60+64
[2]   种植密度对不同类型夏玉米生产力和主要生理指标的影响 [J].
马瑞霞 ;
张爱芹 ;
刘文成 .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05) :171-173
[3]   郑单22玉米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J].
张明友 ;
张新 ;
王振华 ;
张前进 ;
王金召 ;
马巧云 .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10) :166-168
[4]   种植密度对3个玉米杂交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J].
马兴林 ;
关义新 ;
逄焕成 ;
王庆祥 ;
凌碧莹 .
玉米科学, 2005, (03) :86-88
[5]   不同密度对夏播玉米产量的影响 [J].
滕树川 .
玉米科学, 2004, (S1) :76-77
[6]   玉米不同密度的生理指标研究 [J].
刘武仁 ;
刘凤成 ;
冯艳春 ;
郑金玉 ;
罗洋 ;
邱贵春 ;
蔡洪岩 .
玉米科学, 2004, (S2) :82-83+87
[7]   玉米密植栽培技术研究 [J].
张永科 ;
黄文浩 ;
何仲阳 ;
马永平 .
西北农业学报, 2004, (04) :98-103
[8]   玉米密度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关系的研究 [J].
杨世民 ;
廖尔华 ;
袁继超 ;
陶永清 ;
李代玺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4) :322-324
[9]   种植密度对玉米单株和群体效应的影响 [J].
薛珠政 ;
卢和顶 ;
林建新 ;
杨人震 .
玉米科学, 1999, (02) :53-55
[10]   玉米种植密度若干问题的分析 [J].
侯旭光 ;
冯勇 .
内蒙古农业科技, 1992, (06) :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