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语言认同研究的四大转变

被引:20
作者
方小兵
机构
[1] 南京晓庄学院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语言认同; 认同行为; 建构主义; 他者认同; 研究范式;
D O 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180302
中图分类号
H002 [语言规划];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当前,语言认同研究范式出现了4个方面的转变:(1)从结构主义向建构主义转变,开始重视认同的建构过程、机制和驱动因素;(2)从关注语言态度等主观因素向语言行为倾向等客观因素转变,开始重视认同的实践性和社区层面的他者认同;(3)拒绝将语言认同视作一种静态身份标识,开始关注语言认同的动态流变和认同逆转现象;(4)从单一语言认同向双重语言认同的转向,开展了双母语现象的研究。针对当前语言认同研究之范式转变,本文从方法论层面提出两个研究建议。第一,在学术讨论中将"语言认同"作为学科专业术语使用并推进其理论建构,尽量避免用"语言与认同"来代替"语言认同";同时,注意区分不同学科对"语言认同"概念的不同阐释。第二,学界尽快组织开展对语言认同评估的研究,提出既有普遍学理意义又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系统、评估指标和相关参数。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3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 [11] 言语社区理论[A]. 徐大明.中国社会语言学(2004年第1期)[C]. 2004
  • [12] 语言规划与语言教育[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吉布森·弗格森, 2017
  • [13] 语言生活与语言政策[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周庆生, 2014
  • [14] 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与交际研究[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陈新仁, 2013
  • [15] 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的驱动过程[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埃杰, 2012
  • [16] 学科制度和社会认同[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方文, 2008
  • [17] 认同的力量[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美) 卡斯特 (Castells, 2006
  • [18] Affirmative Inaction: Education, Language Proficiency, and Socioeconomic Attainment Among China's Uyghur Minority[J] . Wenfang Tang,Yue Hu,Shuai Jin.Chinese Sociological Review . 2016 (4)
  • [19] The Wage Penalty of Dialect-Speaking .2 Yao,Yuxin,Jan C.van Ours. The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Labor (IZA)Discussion Paper No. 10333 . 2016
  • [20] 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2 Crystal David. Cambridge .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