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剂生产废水经微生物降解前后的毒理效应

被引:6
作者
瞿建宏
吴伟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关键词
除草剂; 废水; 生物降解; 毒理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03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X172 [环境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农田土壤中分离到3株能降解含有阿特拉津、扑草净和扑灭津的除草剂生产废水的假单胞菌.这些菌株在接种后的2~6d内对除草剂废水的降解速率最快,12d后可将原水中的CODCr值降低79.54%.此类废水在降解过程中对鱼类的急性毒性也逐渐下降,对受试鱼类24~96h的LC50值随着降解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大.废水在降解后的4~6d内,经Ames试验测试具有较强的致突变活性,表明此类废水在微生物的降解过程中产生了一些致突变物质.因此对此类废水要严加管理和控制,注意其在环境中可能产生的潜在危害.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阿特拉津降解菌株的分离和鉴定 [J].
蔡宝立 ;
黄今勇 ;
石建党 ;
张心平 ;
刘海 ;
朱昌寿 .
微生物学通报, 2001, (02) :22-26
[2]   除草剂对水产养殖的潜在影响 [J].
李康民,李佩珍 .
农业环境保护, 1995, (02) :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