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域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分解研究

被引:21
作者
程纪华
机构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关键词
省域; 碳排放总量; 增量控制; 指标分解; 浙江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0202 ; 020202 ;
摘要
为确保实现中国CO2排放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的承诺,在"十三五"期间探索开展省级层面的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分解是关键措施。基于地区差异构建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分解模型,综合考虑公平、效率和可行三类因素,本研究以浙江省为例,将2013-2020年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分解到各个地市。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11个地市的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在四类不同情景下基本保持一致。不同权重情景下的结果均有效反映出各地市在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和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差异,表明通过该模型分解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基本合理可行。偏重公平的方案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方面具有较大优势,该方案一定程度上可倒逼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转型;偏重效率的方案可最大效率地利用碳排放空间,但需给予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十三五"期间我国建成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后,偏重可行的分配方案可通过碳交易市场手段实现各地市碳减排和经济发展的双赢。此外,充分发挥战略预留碳排放指标的作用可有效保证各省实现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尽管在选择分配指标项和分解战略预留目标时仍然存有不确定性,但可随着省级应对气候变化统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以及各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出台而逐步减小。本研究创新性地为中国经济发达省份开展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的地市分解工作提供兼顾公平、效率和可行的方案。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3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中国省际碳排放绩效及2020年减排目标分解 [J].
于潇 ;
孙猛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 (01) :57-65+172
[2]   广东省碳减排总量目标的地区分解及其盈亏格局 [J].
林文声 ;
胡新艳 .
热带地理, 2014, 34 (05) :618-626
[3]   中国省际碳排放空间分配研究 [J].
宋德勇 ;
刘习平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 23 (05) :7-13
[4]   中国碳减排目标的地区分解方法研究述评 [J].
刘春兰 ;
蔡博峰 ;
陈操操 ;
王海华 ;
李铮 .
地理科学, 2013, 33 (09) :1089-1096
[5]   欧盟碳减排目标分解方法解读及借鉴 [J].
邢璐 ;
马中 ;
单葆国 .
环境保护, 2013, 41 (01) :65-67
[6]   我国“十二·五”时期省级碳强度约束指标的效率分配——基于ZSG环境生产技术的研究 [J].
苗壮 ;
周鹏 ;
李向民 .
经济管理, 2012, 34 (09) :25-36
[7]   基于聚类分析的碳强度目标分解研究 [J].
杨源 ;
蔡闻佳 ;
王灿 ;
王思强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2, 8 (04) :278-284
[8]   环境学习曲线与我国碳减排目标的地区分解 [J].
孙根年 ;
李静 ;
魏艳旭 .
环境科学研究, 2011, 24 (10) :1194-1202
[9]   中国CO2排放总量控制区域分解方案研究 [J].
王金南 ;
蔡博峰 ;
曹东 ;
周颖 ;
刘兰翠 .
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1 (04) :680-685
[10]   我国2020年碳强度目标省级分解方法研究 [J].
张亚雄 ;
李继峰 ;
冯婷婷 .
财经界, 2011, (03) :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