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口凹陷第三系层序格架下的油气藏富集规律

被引:20
作者
黄传炎 [1 ,2 ]
王华 [1 ]
吴永平 [3 ]
陈思 [1 ]
王家豪 [1 ]
任陪罡 [1 ]
夏存银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源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
关键词
油气藏; 层序地层学; 三元耦合; 歧口凹陷; 第三系;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10.05.014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从层序地层学的角度出发,对歧口凹陷内1340口钻井进行筛选,将钻井现已揭示的油气藏投影到层序格架中,对油气藏的富集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歧口凹陷油气主要富集在二级层序界面附近,距离二级层序界面越近油气越富集。在层序内部,油气主要富集在最大湖泛面以下的湖扩体系域与低位体系域中。在各个层序中又有一定的差异:二级层序界面以上,油气主要富集在层序内部最大湖泛面以下的湖扩体系域与低位体系域中;在二级层序界面以下,主要富集在高位体系域中。平面上,油气藏主要富集在凹陷边缘断层控制的陡坡带附近,挠曲坡折带油气藏富集最少,但岩性油气藏勘探潜力巨大。据此,作者提出了三元耦合控有利勘探区带的设想,即二级层序界面+相应的三级层序体系域+可对比的凹陷坡折带类型=油气勘探有利场所。
引用
收藏
页码:986 / 99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油气田勘探.[M].代宗仰[等]编写;庞雄奇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2]  
二连盆地隐蔽油藏勘探.[M].杜金虎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3]  
黄骅坳陷天然气地质.[M].于志海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4]  
中国陆相石油地质理论基础.[M].胡见义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1,
[5]   北塘凹陷古近系构造演化及其对层序充填样式的控制 [J].
黄传炎 ;
王华 ;
高嘉瑞 ;
王家豪 ;
刘军 ;
岳勇 ;
廖远涛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3) :7-13
[6]   埕北断坡区油气成藏组合特征及分布规律 [J].
高长海 ;
杨子玉 ;
查明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8, (01) :63-68
[7]   陆相断陷盆地油气藏形成控制因素及分布规律概述 [J].
刘震 ;
陈艳鹏 ;
赵阳 ;
郝奇 ;
许晓明 ;
常迈 .
岩性油气藏, 2007, (02) :121-127+133
[8]   歧口凹陷岩性地层油气藏特征及勘探潜力 [J].
蒲秀刚 ;
吴永平 ;
周建生 ;
杨池银 ;
廖前进 ;
周立宏 ;
肖敦清 ;
查明 ;
柳飒 .
石油学报, 2007, (02) :35-39
[9]   济阳坳陷第三系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与实践 [J].
张善文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6) :731-740+761
[10]   陆相断陷盆地岩性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多元控油—主元成藏”特征 [J].
刘震 ;
赵阳 ;
杜金虎 ;
肖伟 ;
金博 ;
许晓明 ;
梁全胜 ;
郝琦 .
地质科学, 2006, (04) :612-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