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六合地区新生代正长斑岩中深源包体的矿物学特征与成因意义

被引:38
作者
赵欣
莫宣学
喻学惠
吕伯西
张瑾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云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北京,北京,云南昆明,北京
关键词
深源包体; 矿物化学; 退变质; 温压条件; p-T轨迹; 滇西六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3 [脉岩、浅成岩(次火山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在云南省鹤庆县六合乡河东村的正长斑岩中产出多种含石榴石的深源包体。文中详细介绍了这些包体的岩相学特征和退变质特征 ,提供了包体中主要造岩矿物的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根据包体中的矿物组合及主要造岩矿物的化学成分特征划分出了 5种包体类型 ,并运用单斜辉石地质温压计、角闪石地质压力计和石榴石单斜辉石Fe Mg交换地质温度计计算了包体形成和退变质的温压条件 ,初步确定石榴石透辉岩及石榴辉石岩来源于上地幔 (87~ 95km) ,在快速上升到下地壳时被正长斑岩岩浆捕获 ;石榴石透辉角闪岩、麻粒岩形成于下地壳 (45~ 5 5km ) ,石榴石斜长角闪岩形成于中下地壳 (约 30km) ,为壳源岩石包体。除石榴辉石岩外 ,其余 4种包体均经历了退变质作用。根据它们的显微结构特征、矿物化学特征及温压计算结果 ,划分了两个变质期次 ,构筑了包体形成及退变质作用的 p T轨迹 ,讨论了退变质过程中压力 深度的变化及意义 ,并推断在退变质过程中包体经历了富Na流体的交代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10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富碱斑岩中超镁铁深源包体岩石的矿物学特征 [J].
刘显凡 ;
刘家铎 ;
阳正熙 ;
张成江 ;
吴德超 ;
李佑国 .
矿物学报, 2002, (03) :289-295
[2]   滇西剑川—大理地区新生代钾玄岩系中深源包体的地质意义 [J].
王建 ;
李建平 ;
王江海 ;
马志红 .
矿物学报, 2002, (02) :113-125
[3]   大别山北麓尖晶石橄榄岩中石榴辉石岩包体的成因矿物学信息 [J].
游振东 ;
桑隆康 ;
钟增球 ;
索书田 .
现代地质, 2001, (02) :161-167
[4]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的退变质显微构造:折返过程的启示 [J].
游振东 ;
索书田 ;
钟增球 ;
桑隆康 ;
张泽明 .
地质学报, 2000, (03) :224-233+293
[5]   云南六合深源包体与富碱斑岩成岩成矿的关系 [J].
刘显凡 ;
战新志 ;
高振敏 ;
刘家军 ;
李朝阳 ;
苏文超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9, (05) :413-420
[6]   滇西新生代碱性火山岩、富碱斑岩深源包体岩石学研究 [J].
吕伯西 ;
钱祥贵 .
云南地质, 1999, (02) :125-139
[7]   滇西新生代富碱斑岩的岩石特征与成因 [J].
邓万明 ;
黄萱 ;
钟大赉 .
地质科学, 1998, (04) :31-44
[8]   滇西金沙江带北段的富碱斑岩及其与板内变形的关系 [J].
邓万明 ;
黄萱 ;
钟大赉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2) :111-117
[9]   哀牢山-金沙江富碱侵入岩年代学和Nd,Sr同位素特征 [J].
张玉泉 ;
谢应雯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7, (04) :289-293
[10]   扬子地台西缘新生代富碱斑岩中的深源包体及其意义 [J].
蔡新平 .
地质科学, 1992, (02) :183-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