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面法优化秃疮花中生物碱提取工艺及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71
作者
赵强 [1 ]
余四九 [1 ]
王廷璞 [2 ]
袁毅君 [2 ]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2] 天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
关键词
响应面法; 秃疮花; 生物碱; 抑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7.239 [];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以秃疮花为研究对象,在单因素水平测定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其提取工艺,并使用响应面法提取浓缩液进行抑菌活性测定,以大肠埃希氏杆菌为研究对象,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秃疮花生物碱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5mL/g、超声时间35min、回流时间2.5h、乙醇浓度65%,在此工艺下秃疮花生物碱含量为9.33%;其响应面法提取浓缩液对大肠埃希氏杆菌、白色念珠菌、绿脓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20,0.15和0.35mg/mL,最低杀菌浓度分别为0.15,0.10和0.30mg/mL;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到对大肠埃希氏杆菌抑制效果显著。表明响应面法对秃疮花生物碱提取工艺的优化比较合理。
引用
收藏
页码:206 / 21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秃疮花在Zn、Cd、Cu和Pb胁迫下的耐性和富集特征研究.[D].朱荣.四川农业大学.2011, 04
[2]  
红茂草生物碱有效成分分析及抑菌活性研究.[D].赵强.甘肃农业大学.2009, 06
[3]  
中药大辞典.[M].江苏新医学院 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4]   珠芽蓼内生菌Z17抑菌能力测定及其鉴定 [J].
李振东 ;
陈秀蓉 ;
杨成德 .
草业科学, 2011, 28 (12) :2096-2101
[5]   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红茂草中总生物碱含量 [J].
赵强 ;
王廷璞 ;
董晓宁 ;
白斌峰 ;
赵海福 .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1, 30 (06) :36-38
[6]   三角紫叶酢浆草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J].
胡甦 ;
王永清 ;
陶炼 .
草业学报, 2011, 20 (05) :142-150
[7]   秃疮花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研究 [J].
刘大护 ;
张天才 ;
柳军玺 ;
邸多隆 ;
党岩 .
中草药, 2011, (08) :1505-1508
[8]   农杆菌介导的假俭草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J].
张芳 ;
王舟 ;
宗俊勤 ;
刘建秀 ;
佘建明 .
草业学报, 2011, 20 (02) :184-192
[9]   不同秋眠性苜蓿SRAP体系优化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J].
何庆元 ;
吴萍 ;
张晓红 ;
王松华 ;
李正鹏 ;
汪竹香 .
草业学报, 2011, 20 (02) :201-209
[10]   红茂草营养器官的显微结构观察 [J].
陈荃 ;
邹亚丽 ;
赵兰兰 .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0, 30 (05) :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