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密度对冬油菜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被引:52
作者
叶剑
孙万仓
武军艳
曾军
张亚宏
刘雅丽
康艳丽
郭秀娟
魏文惠
杨杰
蒲媛媛
曾潮武
刘红霞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密度; 产量; 群体结构越冬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4 [油菜籽(芸薹)];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了西北旱寒区大田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冬油菜越冬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角层结构、含油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群体密度在120万株/hm2~60万株/hm2,越冬率可达到80%以上。产量随种植密度增大而降低,60万株/hm2、90万株/hm2、120万株/hm2、150万株/hm2的产量分别为3 160.05 kg/hm2、3060.00 kg/hm2、2 860.05 kg/hm2、2 431.05 kg/hm2。随着密度的增加,分枝部位增高,单株总分枝数减少,其中二次分枝减少大于一次分枝,主花序长度减少,角长、千粒重、单株产量等均降低。含油率也随种植密度增大而降低,60万株/hm2、90万株/hm2、120万株/hm2、150万株/hm2的含油率分别为43.12%、41.91%、41.93、38.9%,以60万株/hm2含油率最高,达到43.12%。在西北旱寒区,冬油菜合理的群体密度为60万株/hm2~90万株/hm2。
引用
收藏
页码:171 / 17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覆盖处理对旱寒区冬油菜越冬率和产量的影响
    孙万仓
    牛俊义
    滕文惠
    张金文
    盖玥
    雷建眀
    范惠玲
    王鹤龄
    叶俭
    曾军
    张亚宏
    刘亚莉
    [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6, (03) : 315 - 318
  • [2] 种植密度影响玉米产量及部分产量相关性状的研究
    杨国虎
    李新
    王承莲
    罗湘宁
    [J]. 西北农业学报, 2006, (05) : 57 - 60+64
  • [3] 不同密度对新疆高产棉花冠层结构光合特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吕新
    张伟
    曹连莆
    [J]. 西北农业学报, 2005, (01) : 142 - 148
  • [4] 川南油菜高产密度与施肥关系的初步研究
    张义娟
    林权
    雷春琴
    刘晓
    [J]. 西南农业学报, 2004, (03) : 406 - 408
  • [5] 油菜新品种中双9号不同栽培密度试验
    杨经泽
    刘凤兰
    李光明
    中岛一成
    刘贵华
    付桂萍
    安達武史
    押川雄孝
    [J]. 湖北农业科学, 2004, (03) : 39 - 41
  • [6] 面条专用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及品质的密度效应研究
    张保军
    由海霞
    海江波
    魏益民
    [J]. 西北农业学报, 2002, (03) : 29 - 32
  • [7] 不同茎蘖苗和栽插密度对协优57产量及其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施伏芝
    苏泽胜
    罗志祥
    高峰
    [J].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04) : 439 - 440+446
  • [8] 油菜移栽密度对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孙伟强
    徐雪棣
    王正明
    钱惠中
    顾泉家
    [J]. 上海农业科技, 1999, (03) : 52 - 53
  • [9] 摘薹对不同密度油菜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裴正峰
    [J]. 安徽农学通报, 1998, (03) : 34 - 35
  • [10] 甘蓝型杂交油菜亩产250kg适宜密度及其分枝利用研究
    喻义珠
    蔡瑞生
    肖伯群
    向才干
    徐冰
    吴加跃
    陈华阳
    王宏顺
    [J]. 江苏农业科学, 1997, (05) : 21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