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3 条
乌鲁木齐近30年低能见度气候特征
被引:23
作者:
李景林
[1
]
郑玉萍
[1
]
赵娟
[2
]
胡岩
[1
]
机构:
[1] 乌鲁木齐市气象局
[2] 融安县气象局
来源:
关键词:
低能见度;
气候特征;
乌鲁木齐;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08.02.004
中图分类号:
P427.2 [能见度、浑浊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探寻乌鲁木齐市低能见度的变化规律,分析城市发展、大气污染对能见度的影响,利用乌鲁木齐市气象站的常规气象资料和环境监测站的大气污染资料对乌鲁木齐近30年低能见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低能见度出现在11月至次年3月份,占全年总次数的97%,出现频率为4.5%,其中12月份出现频率最高,为7.4%;夏半年低能见度出现频率很低,6~8月几乎没有低能见度出现;夜间20时至早晨08时是低能见度的高发时段。近30年低能见度的年出现频率随年代增加而减小的倾向度为0.52%/10 a。冬半年和夏半年低能见度出现频率随年代增加而减小的倾向度分别为0.68%/10 a和0.08%/10 a。低能见度出现时相对湿度≥85%,同时伴有24小时正变湿、负变温、负变压,冬半年平均风速<2 m/s;浓雾、低空逆温及大气污染是造成乌鲁木齐市低能见度的主要原因。本文还对城市化发展、空气污染对能见度的影响进行了正反两个方面的讨论,认为冬半年低能见度出现频率随年代增加而减小的速率远远大于夏半年的原因除气候变化外,与乌鲁木齐加大冬季大气污染治理,实施集中供热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89 / 196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