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生空间”分类与时空格局分析

被引:50
作者
李明薇
郧雨旱
陈伟强
马月红
郭蕊蕊
机构
[1]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三生空间; 土地功能; 土地利用分类; 地理信息系统; 河南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目的]"三生空间"是十八大提出的政策性指导,对河南省进行三生空间研究可为该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和"三线划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文章在探索"三生空间"理论内涵的基础上,遵循土地的多功能性原则,依据国家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构建了三生空间分类体系及其评价标准,运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分析功能揭示了1990—2015年河南省三生空间的格局及其演变特征,并对其进行了可视化表达。[结果](1)生产空间主要分布在河南省的中北部地区,南阳市也有零星分布; 2015年每个省辖市的生产生态空间明显比1990年范围有所缩小,郑州市最为明显。其扩张区域主要分布在河南省中部地区,减少区域主要分布在各省辖市的城镇地区,其中信阳南部山地有较大区域生产空间呈减少状态。(2)生活空间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两期生活空间基本保持一致,但是生活生产空间2015年较1990年有较明显的增加。扩大区域主要是生活生产空间,分布在各省辖市的城镇地区,郑州市扩张面积最大。(3)生态空间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地和南部山地区域,两期生态空间格局基本一致,呈现出"西高、南高、东低"的格局特征。扩大区域主要集中在崂山东西两坡、伏牛山、大别山等区域;减少区域主要在嵩山、黄河沿岸区域、桐柏山、信阳南部丘陵区域、崂山大部区域。[结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大量增加是河南省三生空间发生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其中郑州市是变化最大一个地区,这是由郑州市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决定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中国“三生空间”分类评价与时空格局分析 [J].
刘继来 ;
刘彦随 ;
李裕瑞 .
地理学报, 2017, 72 (07) :1290-1304
[2]   “三生用地”分类及其空间格局分析——以昌黎县为例 [J].
于莉 ;
宋安安 ;
郑宇 ;
简卿 ;
张蓬涛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 (02) :89-96
[3]   城乡用地遥感识别与时空变化研究进展 [J].
李广东 ;
方创琳 ;
王少剑 ;
张蔷 .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 (04) :703-718
[4]   旅游乡村聚落“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重构与优化——河北野三坡旅游区苟各庄村的案例实证 [J].
席建超 ;
王首琨 ;
张瑞英 .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 (03) :425-435
[5]   三生空间重构视角下的镇域农村居民点整治分区——以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官垱镇为例 [J].
李伟松 ;
李江风 ;
姚尧 ;
谭旭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6, (01) :139-143
[6]   城市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功能定量识别与分析 [J].
李广东 ;
方创琳 .
地理学报, 2016, 71 (01) :49-65
[7]   土地整治与农村“三生”空间重构的耦合关系 [J].
于辰 ;
王占岐 ;
杨俊 ;
谢方俊 .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43 (07) :447-451
[8]   中国“三生用地”分类及其空间格局 [J].
张红旗 ;
许尔琪 ;
朱会义 .
资源科学, 2015, 37 (07) :1332-1338
[9]   国家限制开发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优化——以湖北省五峰县为例 [J].
朱媛媛 ;
余斌 ;
曾菊新 ;
韩勇 .
经济地理, 2015, 35 (04) :26-32
[10]   发达地区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特征与机理研究——以苏南为例 [J].
李红波 ;
张小林 ;
吴启焰 ;
王亚华 .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 (04) :59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