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空间重构视角下的镇域农村居民点整治分区——以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官垱镇为例

被引:47
作者
李伟松
李江风
姚尧
谭旭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土地整理; 农村居民点; 三生空间; 适宜性; 荆门市沙洋县官垱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适宜性评价是农村居民点整治分区规划的基础。以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官垱镇为例,基于三生空间格局重构的视角,采用GIS空间分析法和农户调查法对农村居民点土地整治进行适宜性评价和整治类型划分,为农村土地整治、新农村建设政策提供支持。研究结果表明:(1)运用GIS叠加分析的方法,对农村居民点整治适宜性进行合理评价,并将适宜性结果划分为高度适宜、中度适宜、低度适宜和不适宜4种类型。4种类型的面积分别为226.15,282.16,537.53,228.92 hm2。(2)根据适宜性评价结果,采用农户调查法,将土地整治类型划分为城镇吸纳型、挖潜型、保留型、迁弃型,并在空间上做出具体的时序安排。
引用
收藏
页码:139 / 14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模式构建研究.[D].张旭.西南大学.2012, 01
[2]   农村居民点动态演变及驱动机制研究——以江苏省宜兴市为例 [J].
赵冰雪 ;
夏敏 ;
符海月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5, 34 (01) :150-154+171
[3]   基于微观视角的农村居民点发展评价与布局优化——以陕西省重点示范镇沙河子镇为例 [J].
刘超 ;
杨海娟 ;
郑娜 ;
张文莉 ;
杨小刚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4, 33 (06) :147-152+163
[4]   基于多因素综合评价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与分级——以天水市秦州区为例 [J].
刘义 ;
陈英 ;
谢保鹏 ;
白志远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4, 28 (11) :17-24
[5]   基于Voronoi图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整理潜力评价——以福建省德化县为例 [J].
刘善开 ;
韦素琼 ;
陈松林 ;
高月华 .
资源科学, 2014, 36 (11) :2282-2290
[6]   空间统计视角下的农村居民点分布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以鄞州区滨海平原为例 [J].
陈阳 ;
李伟芳 ;
任丽燕 ;
李加林 ;
马仁锋 .
资源科学, 2014, 36 (11) :2273-2281
[7]   基于迫切–适宜度的农村居民点整治时空配置研究 [J].
曲衍波 ;
贾莎 ;
商冉 ;
姜广辉 ;
高宇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50 (05) :925-934
[8]   基于区位条件分析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选择 [J].
谢保鹏 ;
朱道林 ;
陈英 ;
白志远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01) :219-227
[9]   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土地整治效益评价——重庆市3个区县26个村农村土地整治的实证 [J].
刘姝驿 ;
杨庆媛 ;
何春燕 ;
王雪 ;
侯培 .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26) :54-60
[10]   论土地整治与乡村空间重构 [J].
龙花楼 .
地理学报, 2013, 68 (08) :1019-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