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空间重构视角下的镇域农村居民点整治分区——以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官垱镇为例

被引:47
作者
李伟松
李江风
姚尧
谭旭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土地整理; 农村居民点; 三生空间; 适宜性; 荆门市沙洋县官垱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适宜性评价是农村居民点整治分区规划的基础。以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官垱镇为例,基于三生空间格局重构的视角,采用GIS空间分析法和农户调查法对农村居民点土地整治进行适宜性评价和整治类型划分,为农村土地整治、新农村建设政策提供支持。研究结果表明:(1)运用GIS叠加分析的方法,对农村居民点整治适宜性进行合理评价,并将适宜性结果划分为高度适宜、中度适宜、低度适宜和不适宜4种类型。4种类型的面积分别为226.15,282.16,537.53,228.92 hm2。(2)根据适宜性评价结果,采用农户调查法,将土地整治类型划分为城镇吸纳型、挖潜型、保留型、迁弃型,并在空间上做出具体的时序安排。
引用
收藏
页码:139 / 14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21]   农村居民点用地数量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基于湖北仙桃市的实证 [J].
胡贤辉 ;
杨钢桥 ;
张霞 ;
邱杰 .
资源科学, 2007, (03) :191-197
[22]   北京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与政策驱动机制设计 [J].
张娟锋 ;
刘洪玉 ;
虞晓芬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3, (03) :125-128
[23]   基于AHP和GIS的中心村建设选址研究——以巩义市西村镇为例 [J].
张艳粉 ;
刘科问 ;
陈伟强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3, (03) :149-153
[24]   基于生态位适宜度的农村居民点分区布局研究!——以武汉市新洲区为例 [J].
张俊峰 ;
张安录 ;
董捷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04) :96-101
[25]   基于村尺度的山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及其整理时序研究 [J].
杨俊 ;
王占岐 ;
邹利林 ;
侯现慧 .
经济地理, 2013, 33 (05) :150-157
[26]   GIS支持下的县域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以河北省大厂县为例 [J].
陈伟 ;
李满春 ;
陈振杰 ;
王亚飞 ;
毛鹍 ;
刘敏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3, 29 (02) :80-84+127
[27]   基于层次分析和移动窗口方法的济南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J].
尹海伟 ;
张琳琳 ;
孔繁花 ;
闫伟姣 .
资源科学, 2013, 35 (03) :530-535
[28]   村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与整治分区规划 [J].
孔雪松 ;
刘耀林 ;
邓宣凯 ;
罗媞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18) :215-222+293
[29]   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与优化 [J].
邹利林 ;
王占岐 ;
王建英 .
中国土地科学, 2012, 26 (09) :71-77
[30]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现实潜力测算及分区——以重庆市丰都县为例 [J].
乔蕻强 ;
刘秀华 ;
李让恩 .
水土保持研究, 2012, 19 (02) :22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