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县域经济增长的时空差异与影响因素

被引:15
作者
赵丹 [1 ]
孙东琪 [2 ]
陈明星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长三角; 区域一体化; 区域差异; 经济增长;
D O I
10.15931/j.cnki.1006-1096.20200616.007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以1990—2017年为研究时段,以长三角地区63个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运用变异系数、锡尔指数及其二阶分解测算其总体和内部经济差异,基于ESDA方法分析其经济差异空间格局,并运用空间回归模型探究全球化、市场化、分权化和本土化因素对长三角县域经济差异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1990—2017年长三角县域经济差异整体呈下降趋势,市内和市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较大,经济差异在小尺度上更为明显;(2)1990—2017年长三角县域经济呈现空间集聚的格局,极化效应显著,整体呈现非均衡发展,但其局部发展较为协调;(3)全球化、市场化、分权化、本土化是影响长三角县域经济增长和空间差异形成的有效因素,其中分权化对于各时期的经济增长都有显著促进作用,市场化在20世纪90年代初影响较大而后有所衰落,全球化则在21世纪初影响最大。本土化因素始终是长三角县域经济差异增大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工业化水平和资本规模,劳动力数量对长三角区域差异的影响由负面抑制作用逐渐转为正向促进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31]   基于ESDA的区域经济空间差异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J].
蒲英霞 ;
葛莹 ;
马荣华 ;
黄杏元 ;
马晓冬 .
地理研究, 2005, (06) :965-974
[32]   基于空间马尔可夫链的江苏区域趋同时空演变 [J].
蒲英霞 ;
马荣华 ;
葛莹 ;
黄杏元 .
地理学报, 2005, (05) :817-826
[33]   基于二阶段嵌套锡尔系数分解方法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 [J].
鲁凤 ;
徐建华 .
地理科学, 2005, (04) :19-25
[34]   基于空间分析方法的中国区域差异研究 [J].
孟斌 ;
王劲峰 ;
张文忠 ;
刘旭华 .
地理科学, 2005, (04) :11-18
[35]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J].
年福华 ;
李新 .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3) :16-19
[36]   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 [J].
王小鲁 ;
樊纲 .
经济研究, 2004, (01) :33-44
[37]   “中部塌陷”与中部崛起 [J].
周绍森 ;
王志国 ;
胡德龙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 (06) :54-60
[38]   计划、市场与分权——兼论我国分权化改革的经济体制背景 [J].
王玮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3, (06) :65-68
[39]   20世纪90年代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要素分析 [J].
杨晓光 ;
樊杰 ;
赵燕霞 .
地理学报, 2002, (06) :701-708
[40]   关于“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机理分析 [J].
陆大道 .
地理科学, 2002, (01)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