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期标记性状在我国作物育种及种子纯度鉴定上的研究应用进展

被引:8
作者
马双武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关键词
苗期标记性状; 作物育种; 种子纯度鉴定;
D O I
10.13430/j.cnki.jpgr.2011.02.002
中图分类号
S334 [杂交育种];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102 ;
摘要
利用苗期标记性状进行作物杂交新品种培育和种子纯度鉴定的技术方法,具有直观准确、简便快速、成本低廉的特点,优越于异地种植、同工酶电泳和DNA分子标记的鉴定方法。本文综述了这种方法应用的技术方法、材料来源、研究内容、应用的类型和成果,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引用
收藏
页码:297 / 300+306 +30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5 条
[41]   籼型温敏核不育水稻转绿型白化突变体的利用价值研究 [J].
刘贵付 ;
舒庆尧 ;
夏英武 .
核农学报, 1996, (03) :2-5
[42]   棉花温敏型核不育芽黄A生产利用 [J].
宇文璞 ;
宇文钢 ;
王淑霞 ;
宇文爱卫 .
中国棉花, 1996, (09) :28-28
[43]   以淡绿叶为标记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M2S的选育 [J].
董凤高,朱旭东,熊振民,程式华,孙宗修,闵绍楷 .
中国水稻科学, 1995, (02) :65-70
[44]   一个有芽黄标记性状的棉花雄性不育系的遗传鉴定 [J].
张天真 ;
潘家驹 ;
冯福祯 .
中国农业科学, 1989, (04) :17-20
[45]   棉花雄性不育新种质系简介附视频 [J].
冯福禎 .
中国棉花, 1988, (03)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