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土壤冻结始日和终日的年际变化

被引:35
作者
高荣
韦志刚
董文杰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甘肃兰州
[3] 甘肃兰州
[4] 北京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冻结始日; 冻结终日; 年际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14 [冻土学];
学科分类号
070501 ;
摘要
利用青藏高原 1981— 1999年青海和西藏 5 8个气象站观测的土壤冻结上、下限记录 ,分析了冻结始日、冻结终日的空间分布和年际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 :最早、最晚和平均冻结始日的分布基本一致 ,都是由北向南逐渐推迟的 ;最早、最晚和平均冻结终日的空间分布也比较一致 ,呈现南北早、中部晚的特点 .在 2 0世纪 80年代高原土壤冻结多偏早 ,解冻多偏晚 ,冻结日数偏多 ;而 90年代正好相反 ,冻结多偏晚 ,解冻多偏早 ,冻结日数偏少 ;冻结始日有明显的 3~ 4a周期变化 ,冻结终日有明显的准 7a周期变化 ;1981年、1982年为冻结早、解冻晚年 ,1983年、1990年为冻结晚、解冻晚年 ,1993年、1999年为冻结晚、解冻早年 .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20世纪后期青藏高原积雪和冻土变化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J].
高荣 ;
韦志刚 ;
董文杰 ;
王澄海 ;
钟海玲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3, (02) :191-196
[2]   青藏高原气温和降水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J].
韦志刚 ;
黄荣辉 ;
董文杰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3, (02) :157-170
[3]   冻融作用对地气系统能量交换的影响分析 [J].
李述训 ;
南卓铜 ;
赵林 .
冰川冻土, 2002, (05) :506-511
[4]   冻土-气候关系模型评述 [J].
李新 ;
程国栋 .
冰川冻土, 2002, (03) :315-321
[5]   冻融作用对系统与环境间能量交换的影响 [J].
李述训 ;
南卓铜 ;
赵林 .
冰川冻土, 2002, (02) :109-115
[6]   基于年平均地温的青藏高原冻土分布制图及应用 [J].
南卓铜 ;
李述训 ;
刘永智 .
冰川冻土, 2002, (02) :142-148
[7]   青藏高原季节性冻土年际变化的异常特征 [J].
王澄海 ;
董文杰 ;
韦志刚 .
地理学报, 2001, (05) :522-530
[8]   青藏公路多年冻土段沥青路面热量平衡及路基稳定性研究 [J].
王绍令 ;
赵林 ;
李述训 ;
季国良 ;
谢应钦 ;
郭东信 .
冰川冻土, 2001, (02) :111-118
[9]   全球气候变化下青藏公路沿线冻土变化响应模型的研究 [J].
吴青柏 ;
李新 ;
李文君 .
冰川冻土, 2001, (01) :1-6
[10]   土体冻结过程中的热质迁移研究进展 [J].
何平 ;
程国栋 ;
朱元林 .
冰川冻土, 2001, (01) :9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