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南地下储气库注采井完井管柱的优化设计

被引:14
作者
汪雄雄 [1 ]
樊莲莲 [1 ]
刘双全 [1 ,2 ]
韩强辉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油气工艺研究院
[2]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榆林南地下储气库; 完井管柱; 节点分析; 敏感性; 冲蚀流量; 完井工具; 井下安全阀; 强注强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257 [完井];
学科分类号
082001 ;
摘要
地下储气库注采井与常规气田开发井运行工况存在着很大差异,要求具有采气和注气双重功能,能够实时监测井下动态,在长期(3050a)频繁剧烈的注采气和压差变化下能够确保井筒的密封性和安全性。为此,针对鄂尔多斯盆地榆林南地下储气库注采井气量大、周期性强注强采的特点以及高安全性能、长使用寿命等的特殊要求,应用节点分析方法对天然气的流入、流出注采过程、不同尺寸油管注采能力等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冲蚀流量和临界携液流量等的计算结果,最终确定了Ⅰ类注采井(小于等于200×104 m3/d)采用139.7mm油管,Ⅱ类注采井(小于等于80×104 m3/d)采用114.3mm油管。通过管柱结构优化设计,注采井采用井下悬挂压力计测压完井管柱,从上至下完井工具包括"上流动短节+井下液控安全阀+下流动短节+循环滑套+永久式封隔器+磨铣延伸筒+堵塞坐落短节+带孔管+悬挂坐落短节"等。现场2个注采周期运行试验结果表明,完井管柱能够满足地下储气库生产运行要求,其设计方法可供同类储气库注采井完井设计时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9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1]  
采气工程[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金忠臣, 2004
[12]  
现代完井工程[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万仁溥编著, 2000
[13]  
采气工艺基础[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杨继盛编,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