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水生维管束植物及其合理开发利用的调查研究

被引:10
作者
鲍建平
缪为民
李劫夫
张洪宝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无锡
[3] 无锡
关键词
水生维管束植物; 生物量; 资源量; 渔业利用;
D O I
10.16535/j.cnki.dlhyxb.1991.01.003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1988年对东太湖6个断面,22个采集点的采样结果,以及利用卫星遥感测析太湖水草分布图表明:东太湖沉水植物平均生物量为湿重689g/m2,资源量约7.72万t(或能量2.32×1010千卡),优势种为苦草48.2%,马来眼子菜32.9%,其次为轮叶黑藻、聚草和小眼子菜等。西太湖沉水植物主要分布于竺山湖、杨湾一带,资源量约3.98万t(或能量7.59×10?千卡)。挺水植物、东太湖主要为菰,生物量5.275kg/m2,面积约7.5万亩,资源量约26.4万t(或能量7.92×1010千卡)。芦苇主要分布于西太湖沿岸,面积约1.4381万亩,生物量6.9kg/m2,资源量约6.62万t(或能量1.99×1010千卡)。太湖水生植物的覆盖度约8%。文中讨论了近10年来太湖水生维管束植物的种、量变化,以及与螺类密度的关系和渔业利用等问题,并对合理利用太湖水生植物资源提出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太湖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及鱼产力估算 [J].
鲍建平 ;
许兆明 .
淡水渔业, 1984, (05) :1-5
[2]   武汉东湖水生维管束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动态 [J].
陈洪达 .
海洋与湖沼, 1980, (03) :275-284
[3]   武昌东湖水生维管束植物的生物量及其在渔业上的合理利用问题 [J].
陈洪达 ;
何楚华 .
水生生物学集刊, 1975, (03) :410-420
[4]  
植被学说原理[M]. 科学出版社 , (苏)雅罗申科, 1960
[5]  
Morphometry, Primary productivity and Energy flow in a Tropical Pond[J] . M. A. Haniffa,T. J. Pandian.Hydrobiologia . 197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