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足迹的1997—2009年西安市土地生态承载力评价

被引:20
作者
王建洪
任志远
苏雅丽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生态足迹; 土地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 西安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 [社会与环境];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以2009年为例,修正了Wackernagel提出的耕地产量因子,并利用生态足迹的原理和模型对西安市1997—2009年的土地生态承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安市的人均生态足迹处于一个逐年增加的阶段之中,由1997年的0.7634 hm2增加至1.2731 hm2,并且近年来增加速度明显加快;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则由0.5251 hm2减少至0.3731 hm2,可见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呈反方向发展的趋势。1997—2009年间,西安市的人均生态足迹大大超过人均生态承载力,出现生态赤字,人均生态赤字由0.2383 hm2增加至0.9000 hm2;表明西安市人口对自然的需求已经远远超过了西安市自然生态系统的承受范围,影响该区的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24 / 229+237 +23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西安统计年鉴.[Z]..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
[2]   基于生态足迹的巫山县土地承载力研究 [J].
谭波 ;
傅瓦利 .
水土保持研究 , 2010, (05) :105-108+113
[3]   基于生态足迹的北京市土地生态承载力评价 [J].
许月卿 .
资源科学, 2007, (05) :37-42
[4]   陕西省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动态研究 [J].
赵先贵 ;
肖玲 ;
兰叶霞 ;
王书转 ;
马彩虹 .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04) :746-753
[5]   “红三角”地区之郴州市的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生态足迹法 [J].
罗贞礼 ;
黄璜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2) :33-37
[6]   天津市1998年生态足迹分析 [J].
张水龙 ;
李德生 ;
孙旭红 ;
朱殿兴 ;
李玉花 .
天津理工学院学报, 2004, (01) :60-63
[7]   生态足迹分析法在生态持续发展定量研究中的应用——以南京市1998年的生态足迹计算为例 [J].
赵秀勇 ;
缪旭波 ;
孙勤芳 ;
钱汪洋 .
农村生态环境, 2003, (02) :58-60
[8]   生态足迹研究的国内外近期进展 [J].
王书华 ;
毛汉英 ;
王忠静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6) :776-782
[9]   生态足迹理论在我国干旱区的应用与探讨——以新疆为例 [J].
陈东景 ;
徐中民 .
干旱区地理, 2001, (04) :305-309
[10]   生态足迹方法:可持续性定量研究的新方法——以张掖地区1995年的生态足迹计算为例 [J].
徐中民 ;
程国栋 ;
张志强 .
生态学报, 2001, (09) :1484-1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