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分和氮素形态对弱筋小麦豫麦50籽粒淀粉产量和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13
作者
吴金芝
黄明
李友军
付国占
陈明灿
黄海霞
机构
[1] 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水分; 氮素形态; 弱筋小麦; 淀粉糊化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目的】揭示水分和氮素形态对弱筋小麦豫麦50籽粒淀粉糊化特性的调控效应,筛选出适合弱筋小麦豫麦50淀粉品质提高的水分和氮素形态组合,为良种良法配套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大田条件下,采用裂区设计,设置水分(3个水平)和氮素形态(3种形态)两种因素,研究不同水分和氮素形态对豫麦50籽粒淀粉产量和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增加灌水和施用铵态氮能有效提高籽粒淀粉产量。淀粉糊化特性从灌水水平看,以灌1水处理好于灌2水和灌3水处理;从施氮形态看,糊化时间和稀懈值为N3>N1>N2,峰值粘度、低谷粘度、最终粘度和反弹值施硝态氮糊化时间和稀懈值为N2>N1>N3;从水分和氮素形态互作效应看,W1N2处理峰值粘度、低谷粘度、最终粘度和反弹值最高,糊化时间和稀懈值最低,其他处理只改善粘度参数的某些指标。【结论】不同水分和氮素形态及其互作能够有效调控弱筋小麦豫麦50籽粒淀粉产量和淀粉糊化特性,淀粉产量以拔节、孕穗和灌浆期灌3水并施铵态氮最高,淀粉糊化特性以拔节期灌1水并施硝态氮效果最好。
引用
收藏
页码:1833 / 184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不同形态氮肥对不同专用小麦叶片氮代谢及籽粒蛋白质的影响 [J].
马新明 ;
王志强 ;
王小纯 ;
李琳 .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07) :1076-1080
[2]   基因型和环境对小麦品种淀粉性状和面粉粘度参数的影响 [J].
姚大年 ;
刘广田 ;
朱金宝 ;
梁荣奇 .
粮食与饲料工业, 1999, (06) :3-6
[3]   我国春播小麦淀粉糊化特性研究 [J].
张勇 ;
何中虎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2, (05) :471-475
[4]   氮素形态对不同专用型小麦生育后期光合特性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J].
马新明 ;
王小纯 ;
王志强 .
生态学报, 2003, (12) :2587-2593
[5]   土壤水分对小麦籽粒淀粉合成和积累特性的影响 [J].
许振柱 ;
于振文 ;
张永丽 .
作物学报, 2003, (04) :595-600
[6]   花后土壤干旱和渍水对不同专用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J].
兰涛 ;
姜东 ;
谢祝捷 ;
戴廷波 ;
荆奇 ;
曹卫星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4, (01) :193-196
[7]   不同形态氮素对弱筋小麦籽粒淀粉积累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J].
吴金芝 ;
李友军 ;
黄明 ;
陈明灿 ;
付国占 .
麦类作物学报, 2008, (01) :118-123
[8]   氮素形态对两个小麦品种籽粒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J].
马宗斌 ;
何建国 ;
王小纯 ;
马新明 .
中国农业科学, 2008, (01) :63-69
[9]   追氮时期对冬小麦籽粒灌浆及淀粉特性的影响 [J].
郭天财 ;
岳艳军 ;
马冬云 ;
查菲娜 ;
宋晓 ;
朱云集 ;
王晨阳 ;
王永华 ;
韩巧霞 .
麦类作物学报, 2007, (05) :836-840
[10]   氮、硫配施对弱筋小麦籽粒淀粉特性的影响 [J].
沈学善 ;
朱云集 ;
郭天财 ;
王晨阳 ;
马冬云 .
西北植物学报, 2006, (08) :1633-1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