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形态氮素对弱筋小麦籽粒淀粉积累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7
作者
吴金芝
李友军
黄明
陈明灿
付国占
机构
[1] 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弱筋小麦; 氮素形态; 淀粉积累; 酶活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给弱筋小麦优质高产高效栽培的合理氮肥运筹提供理论依据,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3种形态的氮素(酰胺态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对弱筋小麦豫麦50籽粒淀粉合成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铵态氮能增加灌浆中后期籽粒总淀粉和支链淀粉积累量,保持较高的籽粒总淀粉和支链淀粉积累速率,而施酰胺态氮籽粒直链淀粉积累量和积累速率较高。施铵态氮有利于提高成熟期籽粒总淀粉、支链淀粉含量和支/直比例,而施酰胺态氮提高了直链淀粉含量。施硝态氮对小麦籽粒淀粉积累的调控效应介于施铵态氮和施酰胺态氮之间。施铵态氮和施硝态氮后旗叶蔗糖合成酶(SS)和灌浆中后期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高,灌浆中后期籽粒蔗糖合成酶(SS)活性、籽粒蔗糖含量、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活性高,束缚态淀粉合成酶(GBSS)活性低,而施酰胺态氮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施硝态氮的旗叶蔗糖含量始终最低;与施酰胺态氮相比,施铵态氮旗叶蔗糖含量灌浆前中期低,而后期高。说明施铵态氮旗叶蔗糖合成能力强,源器官蔗糖向库运输迅速,籽粒库中糖源供应充足。因此,生产上可以通过改变氮素形态调节淀粉合成酶活性,进而调控淀粉的合成与积累。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2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不同形态氮肥对春小麦品种籽粒淀粉及其组分的调节效应 [J].
尹静 ;
胡尚连 ;
肖佳雷 ;
李文雄 .
作物学报, 2006, (09) :1294-1300
[2]   灌浆期高温对两种品质类型小麦品种籽粒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J].
赵辉 ;
戴廷波 ;
荆奇 ;
姜东 ;
曹卫星 ;
陆玮 ;
田孝威 .
作物学报, 2006, (03) :423-429
[3]   氮肥基追比对弱筋小麦宁麦9号籽粒淀粉合成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J].
李春燕 ;
封超年 ;
张影 ;
郭文善 ;
朱新开 ;
彭永欣 .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06) :1120-1125
[4]   不同形态氮素对专用型小麦花后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J].
王小纯 ;
熊淑萍 ;
马新明 ;
张娟娟 ;
王志强 .
生态学报, 2005, (04) :802-807
[5]   硫营养对小麦籽粒淀粉合成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J].
王东 ;
于振文 ;
王旭东 ;
梁晓芳 .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3, (05) :437-442
[6]   小麦开花后旗叶中蔗糖合成与籽粒中蔗糖降解 [J].
潘庆民 ;
于振文 ;
王月福 .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2, (03) :235-240
[7]   高产小麦强势和弱势籽粒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J].
姜东 ;
于振文 ;
李永庚 ;
余松烈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2, (04) :378-383
[8]   春小麦子粒蛋白质积累和产量形成规律及施氮的调节作用 [J].
杜金哲 ;
李文雄 ;
白祥和 ;
胡尚连 ;
刘锦红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1) :2-10
[9]  
春小麦不同HMW-GS组成类型醇溶蛋白积累及氮肥调节效应[D]. 吴秀菊.东北农业大学. 2002
[10]  
粮油籽粒品质及其分析技术[M]. 农业出版社 , 何照范编著, 1985